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研究  -> 正文理论研究

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的影响研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1日 来源:温州学刊

  摘 要: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开放给温州经济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经济的各种影响,并提出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路径,为温州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温州经济;影响;路径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福建全境(9个市),浙南温州、丽水、衢州,粤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赣南赣州,赣东抚州,赣东北上饶、鹰潭共20个市。

  2004年福建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发展战略。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标志着该战略已经上升为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意见》把海西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8月17日在台湾立法机构通过。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该区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一、国内学者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福建和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及对台工作的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1)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方面,严正(2006)、张志南(2006)分别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与措施以及海西区开发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王耀明(2004)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同时把握4个重点: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心城市;郑庆昌等人(2004)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质上指的是该区域空间内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发展过程,是投资贸易自由化、资源要素流畅、产业互补互动、宏观政策统一协调、区域文化共进共荣的状态;李碧珍(2011)认为海西区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从区域功能定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海西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2)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路径方面,尹晓波(2006)借鉴西方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并相应提出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徐子青(2007)对中国东部沿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主体进行优劣势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海西区可以通过极化发展的思路,在东部地区竞合互补、错位发展中形成体现海西特色的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王凤洲(2008)认为总部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包括:依托总部经济模式,打造海西三大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构建互补性的“总部一基地”经济链条;构建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调整海西行政区划等。(3)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协作方面,郭铁民(2005)认为区域协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选择,进而对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内涵的把握、统筹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先行、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等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文溥等(2006)就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端的中心城市——厦门以及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环厦门湾城市群问题进行研究,建议将漳州市与厦门市合并,将在福建省内形成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两大城市群,通过中心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集聚社会经济资源,辐射周边地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拉动福建经济增长;袁怀宇(2012)分析了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环境:厦泉漳、福州、南三永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及措施后,提出在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和整体发展方面,要加快完善福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大海岸、海岛、海洋的利用开发力度,发展县、乡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高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4)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跨区合作方面,严正(2004)认为江西作为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可以借助海峡西岸的班车与台湾对接,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闽赣两省在经济建设中各有优势,互补性强,闽赣经济技术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邓利娟(2004)则认为闽台经济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在闽台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闽台经济合作;高伯文(2012)提出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并从全国发展大局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拓展区域互动合作思路,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模式。(5)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要素建设与配置方面,伍长南(2005)认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迫切需要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何福平(2005)则认为区域人力资源整合实现其优化高效配置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要以体制创新、统筹规划、区域整合、城乡协调、能力提高、闽台合作为重点,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刘炳辉(2007)、陈秋华(2008)、黄茂兴(2008)、苏明城(2009)分别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陈蔚文(2012)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调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引导和支持,在海西区形成海陆联动、区际联动的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上述研究状况分析表明,国内学者对海峡西岸经济区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有文献中缺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对相邻甚至更远区域的影响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福建本土研究者对其他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认识和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同时其他区域的学者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视不够而很少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缺乏海西区的开发建设对区内浙江、江西、广东三省11城市的影响以及这些城市接轨海西区等方面的研究。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内外的互动合作

  温州地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北承长江三角洲,是海峡西岸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桥头堡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通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地带,背靠赣、皖、湘广阔内陆腹地,并与台港澳有密切联系,具有连接两岸三地的区位优势。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东岸的台湾和西岸的温州、福建及周边地区有着深厚的地缘、史缘、血缘、语缘和商缘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温州地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具有明显的对台区位优势。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统计资料显示,两个三角洲以全国2.6%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GDP和40%的财政收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给了这两个三角洲相似的定位,都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都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都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这两大经济区又各有优势,相比较而言,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经济素质和综合性更强一些,珠三角地区外向度更高一些。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原有的某些优势在弱化,如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又受到环境、资源和市场等多重制约,都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因此,推进这两个经济区的互动合作,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东部率先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夹在长三角、珠三角当中,多年来在东部沿海经济布局中的作用不够突出,尤其是缺乏南承北接的互动,直接影响到这两个国内最活跃的经济区联动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正如《建设海西意见》中指出的,“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就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间地带,全面深化与与两大三角洲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它们的经济对接,实现南北生产要素的贯通畅达,促进国内最强最活跃的两个经济区的互动合作、产业新的转型升级和区域一体化。

  因浙、赣、粤有11个市纳入海西区,浙江、江西、广东的十二五规划已分别支持和鼓励浙东南、赣东南、粤东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合作,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合作对接、构建统一市场,推动要素无障碍流动。从全国范围看,国内其他区域规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互动合作,不仅包括浙东南、赣东南、粤东等已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的周边省份,而且范围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带及中部、西部(特别是成渝、广西北部湾等西南经济区)的广大区域。国内各个层面的区域规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互动合作,已成为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作为连接长江三角洲的海西区北翼城市,其发展规划更是与海西区息息相关。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经济的影响

  福建省政府文件和学者们的研究把温州定位为海西区的北翼中心城市,无论是地缘经济还是人文资源,温州与福建或台湾都有很多共通或相近的地方,在促进三地经济交流与融合方面完全可以走到一起。2012年温州市GDP达到3650亿元,在海西区仅次于泉州市和福州市,随着温福快速铁路和福厦快速铁路的通车,温州接轨海西区的沿海大通道已基本形成,温州似乎拥有了新的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此前“海西”还只是福建的“海西”,有50多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出台措施支持海西区基本限于福建省,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才把整个海西区纳入规划范围。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的四年间,福建9个市中有5个市的GDP实现翻番或接近于翻番,而海西区非闽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绝大多数明显低于福建各城市的增长速度,11个市中仅江西上饶1个市的GDP翻番,温州更是远远落后于福建的经济增长速度,四年的增长率仅50.6%,在海西区20个市中排倒数第二,这也说明温州目前未能因划入海西区而获得经济加速增长。因此,温州要想在海西区的开发建设中有所作为或者大有所为,只有认清形势、主动接轨才能抓住机会。

  表2 海西区各城市GDP及其增速的比较 单位:亿元

  (一)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引擎

  由于历史的原因,温州很少分享到国家直接的优惠政策,而是凭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就了温州经济的腾飞。不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温州经济下滑严重,在几年前经济增速慢下来的基础上2008年更是排到了浙江省最后一位,不少企业陷入困境。2011年因温州民间借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是让温州经济雪上加霜,元气大伤。很明显,温州经济的再次腾飞需要新的引擎。实践证明,长三角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对温州还起不到引擎作用,因为长三角强大的城市群效应很少惠及温州,而处于核心的宁波、杭州甚至嘉兴则受益匪浅(无论是GDP增速还是FDI)。虽然长三角经济区的开发开放不能成为温州经济腾飞的引擎,但是可以作为温州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海峡西岸经济区则不同,海西区的开发建设才刚刚开始,作为海西区北翼的重要城市,温州企业完全可以参与海西区开发建设和分享海西区的国家优惠政策,因此,海西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成为温州经济再次腾飞的新引擎。随着浙闽沿海大通道的贯通和金丽温高等级铁路的即将通车,温州将改变原有的交通末梢区位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出福建或台湾的物流、客流、技术流(人才)、资金流等频繁流经温州,如果能够使它们在温州停留或集聚,温州再次腾飞的机会就到了,不过这需要政府未雨绸缪,也需要企业做更多的工作。既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又属于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样的复合区位使温州可以共享两区经济辐射。

  (二)形成对台贸易和台商投资的高潮

  浙江是近年来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和大陆对台贸易相对较多的重要地区,但1988~2008年温州累计接收台资及台资企业数分别不到全省的3%和5%,2005~2008年两地年度贸易总额一直徘徊在2亿美元左右,占温州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及全省台资的比重均只有2%上下,远低于本省的宁波、杭州和福建省的泉州、厦门、福州。温州吸引台资和对台贸易的份额明显不足,温州台企的规模普遍偏小,同时两地贸易结构明显失衡,进口额明显大于出口额,县域层面的差异则更为显著,这与温州作为浙江距离台湾最近且拥有台胞最多(20万)的身份明显不符。随着海西区的开发建设以及两岸“大三通”的全面实施,必将带来海西区对台贸易和台商投资的新高潮,温州应该主动出击,通过政府招商、以民引外(台资)、以胞(温籍台胞)引资等多种形式,着重引进对温州产业结构升级起重要作用的机械(自动化、皮革、塑胶、工具等)、石化等类型的大型企业,也要引进对温州产业结构优化起重要作用的IT、新能源、新材料等类型的高科技企业,引入并继续鼓励台资企业对温州服务业的投入(金融、物流、零售、旅游、教育等),这对于温州市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投资份额、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供民企发展和民资投资的渠道

  温州民营企业发达、民间资本充裕,但缺乏引导和好的投资方向。2011年爆发的温州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温州的民间资本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而在民间借贷上盲目炒作导致的。其实,温州的企业和资金可以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上积极参与。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方案,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达5000公里以上;布局沿海大型煤电,推进仙游、衢江、梅州五华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构筑“省内环网、沿海双廊”的500千伏超高压电网,加强220千伏及以下输配网和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多通道大容量的跨省联网;加快推进莆田平海湾、宁德霞浦、漳浦六鳌、温州洞头、瑞安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海上风能基地;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半导体照明、光电、新型元器件等新兴产业,加快福厦沿海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潮州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以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数以万亿计的投资规模,温州企业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积极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温州市政府应积极争取率先享受海西区的国家政策支持,浙江省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赋予温州在海西区开发建设中先行先试。很显然,海西区的开发建设受益最大的肯定是福建,因此,温州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同福建及台湾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台湾优势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强化温闽两地旅游合作、温台农业合作、温企在闽投资的成果,又快又好地共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同时积极抓住近期通过的大陆企业到台投资的机遇,找准切入点,积极做好温企和温商登陆台湾的各种准备。

  另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范例之一。其他区域特别是福建省内各市的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挤占温州市现有各类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能源等的空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资本和投资机会。如何权衡上述影响,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四、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路径分析

  (一)主动接轨,协同共赢

  要接轨并融入海西区,观念的转变很重要。因为相比长三角经济区,温州市在海西区各城市GDP的排名居前,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一直以来,温州都是作为福建省各地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仅宁德一市就接纳温州企业投资200多亿元,因此不少温州政府官员和部分学者仍然存在“主体”意识,存在既等又靠的观念,不愿主动出击、主动接轨海西区,这种思想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温州搭上经济腾飞的“新引擎”(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年内温州经济再次腾飞的末班车)。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扫除观念方面的障碍,确立“共赢”与“协同”思维,通过竞争合作、错位发展,打破行政区界限,使温州经济真正地融入到海西区的大家庭中,以实现温州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以线带面,梯度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相关研究比较关注铁路、高速公路、沿海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也相对重视城市群的发展,高速铁路(或公路)经济带或产业带方面的研究则极少看到,而这类经济带或产业带往往作为区域增长的轴线和协作的纽带,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随着温福高速铁路的全线贯通,加上已经通车的温福高速公路,温州通往海西区的陆上便捷通道业已形成。通过打造温福高速经济带,可以带动沿线温州、瑞安、平阳、苍南以及福建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福州、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厦门、漳州、南靖、龙岩等县市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加上向北延伸的甬台温高速经济带,将把温州沿海的乐清、温州城区、瑞安、平阳、苍南等区域连为一体,温州市极力打造的沿海产业带通过高速轴线串联起来。同时,通过金丽温铁路、104国道、各条省道以及更低层次的道路,相互交织产生复杂的交通网络基本覆盖整个温州,形成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推进的梯度发展格局。

  (三)依托港口,对接海西

  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是福建方面和温州市政府共同明确的定位,温州市在发改委专门设立了海西区办公室,准备以贸易、旅游、港口开发为重点,积极对接海西区,扩大对台经贸合作交流。建设北翼中心城市,应以温州港为依托,通过瓯江产业带及浙赣-金丽温铁路(高速公路)产业带把上饶、衢州、金华、丽水等城市的物流、客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连接起来,通过北连台州,南接宁德,西达湘赣,充分拓展温州中心城市和温州港的腹地范围。将温州港定位为承接两岸直航与经贸的枢纽港,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和港口经济。随着海西区概念的不断扩大认同和对台经贸的升温,两岸的物资、需求、产品销售将大幅度提高,温州港在对台贸易中有区域位置优势,但在国际贸易中不具有和上海、宁波等大港竞争的实力,因此应将海西区作为港口货源腹地资源,将对台贸易作为港口业务发展的重点。同时加强和海西区各港口的沟通会商,主动纳入海西区港口发展规划,通过温州港的发展加强和巩固温州市作为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

  (四)产业升级,发展经济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求海西区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建设海峡西岸信息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船舶工业、电机产业、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纺织服装鞋业、农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对应于温州市的优势传统产业和各大支柱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船舶工业、机械工业、服装鞋业、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似乎与福建省的优势产业产生同构,不过也具备与福建省内各市进行合作、分工的可能。如温州良好的深水港(洞头)条件、强大的石化原材料销售市场、迫切需要提升的产业层次以及雄厚的本地民间资本造就了温州石化产业的发展,温州的汽摩配产业同福建省内以汽车整车制造与组装为主的产业的合作应该大于竞争,以皮鞋为主的温州鞋业与以运动鞋为主的闽南鞋业可以错位发展,温州的电器与电气制造业和泵阀、包装、制鞋制革等机械制造业与福建的电机产业和工程、纺织机械制造业也有明显的区别,温州轻工业发达,可以与福建的化工等领域相配套,两地船舶工业分别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担纲的形式也是可以做到错位发展的。温州和福建省内各城市可以通过协商、协调甚至备忘录的形式实施产业对接,淘汰落后产业,有选择地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努力实现温州市各大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1]严正,马照南,孙宝臣:《海峡经济区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陈秋华:《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3]阮俊杰:《基于GIS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

  [4]林季红,刘莹:《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6期。

  [5]尹晓波,侯祖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定位及发展路径》,《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

  [6]徐子青:《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化发展战略》,《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5期。

  [7]王凤洲,王飞:《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协调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郭铁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的几个问题》,《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

  [9]李文溥,林金忠,龚敏等:《把厦门建设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端中心城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苏明城,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09年第2期。

  [11]袁怀宇:《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对策》,《经济地理》,2012年第2期。

  [12]黄茂兴:《海峡西岸经济区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3]高伯文:《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

  [14]刘炳辉,李晓青:《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作者简介:金海峰,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旅游规划。

  项目来源: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的影响研究”,编号:12wsk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