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宣传动态 -> 社会宣传  -> 正文社会宣传

温暖之州 大道崇德——写在温州道德馆开工暨预展开幕之际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3日 来源:温州日报

  馆内汇集了历年来感动人物的照片墙。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美丽的瓯越山水,孕育出温州人“义利并举”、“以利和义”的道德传统。千百年来,温州人以坚实的足迹留下一个个闪光的道德印记。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温州涌现了一大批可敬可亲、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最美”闪耀,一位位平民英雄用坚守的心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温度,点亮这座城市里最热烈的人性灯火。

  近年来,温州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两美温州”和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金名片的相继获得,见证了温州这座道德高地的熠熠光彩。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今天,位于市区杨府山公园内的温州道德馆迎来了开工仪式暨预展开幕式。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温暖之州的大道至善,崇德弘德。

  

  温州道德馆预展厅。

  道德,温州文化基因的传承

  德行善道,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它是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在岁月长河中洗练、磨砺,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成为深植于现今人们思想内涵中的文化密码,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人们的一言一行。

  回溯历史脉络,温州人不仅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学说发展的推进者,更是中国传统美德建设的实践者。走进温州道德馆预展厅,先哲乡贤们的德传身教的图景一幅幅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些体现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是滋养温州人的一脉脉道德源流。

  南宋时期产生的永嘉学派,可以说是对温州人思想道德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流派,为温州民间慈善提供了精神支持。该学派主张“使天下无贫民”,追求事功与道德的统一,孕育出温州人“义利并举”、“以利和义”的道德传统。清代学者孙希旦曾任《四库全书》分校官,自小孝敬父母,做人品德高尚,对亲友能“尽其爱”。他在温州中山书院教书期间编撰了《礼记集解》,遂成义理诠释《礼记》的集大成者,为中国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人处世之道的传承,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早在宋淳熙六年(1179年),在乐清任知县的袁采就撰写了在中国家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袁氏世范》;文成刘基故居内的刘氏祖训族规,教导族人要“爱家国、睦邻里、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敦族亲、训子孙、正名分、勤职业、慎官守……”。温州地区家风淳朴,经久长传,构成了现代温州人的精神传承。

  现今,温州每年有大量的民间善款投入助医助学等,而这些善举古来有之。旧时温州交通不便,文士赴省城京城考试路途遥远。清嘉庆九年(1804年),温州文人陈遇春发起创设“文成会”,众人捐钱,集资生息,作为文士乡试、会试之旅费。随后设立的永嘉场梯云会、南乡文成会和武成会等,坚持至晚清科举结束,持续了整整一百年。沿海台风频发,水灾旱灾火灾时有发生,为救济受困患者, 1923年,杨雨农、蔡冠夫等人在温州城区创立普安施医施药局(现温州市中医院前身),治病救人,行善一方,坚持了整整28年,远近百姓有120万人次前来就诊。其免费施医施药、诚心诚意为病家服务的善行使该药局名闻江南,堪称杏林楷模。

  诚信老爹吴乃宜替子还债的账本及其生前所穿衣物。

 

  道德,“最美”精神的闪光

  踏寻着先人的足迹,当代温州人大步走在弘扬、关爱和践行“最美”的大道上。

  近年来,温州各行各业“最美”人物频频涌现,“最美”现象从盆景变成风景,从风景形成风尚。这些“最美”标签,饱含人性中最质朴也最崇高的词汇——助人为乐,爱满人间;见义勇为,舍生成仁;诚实守信,坚守正道;爱岗敬业,勤勉奉献;孝老爱亲,血脉情深。

  从2005年起,温州启动“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十年来评选出100余位感动人物和20个感动集体。截至2015年10月,我市共有3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数量居浙江省前列,并有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0人获“浙江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人获“浙江骄傲”。

  在温州道德馆预展厅里,一件件与感动人物相关的展品,带人们回味那一个个动人的道德故事:

  打着补丁的蓝色粗布外套、磨损的老布鞋和工工整整写着还债记录的账本,仿佛让人们看到“诚信老爹”吴乃宜痛失爱子后,以年迈之躯扛起债务的坚韧不拔,他用一针一线编织出当代温州的诚信标杆;

  记录着幼师胡小丽写给学生的一首首小诗的日记本,真实描绘出她对学生的爱心和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失足掉入水中命悬一线的孩童,她没有半点犹豫。冰冷江水中的生命置换,凝固了她36岁的生命芳华。她的刹那壮举彰显了人间大爱,闪耀着人性光辉。

  一张汶川大地震中的特殊通行证,是温州志愿者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最佳证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凌晨,温州志愿者王喜强和其他4位志愿者经过几十个小时不间断的自驾,带着救援物资到达绵阳重灾区,为在当地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运送补给物资,在当地救灾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张通行证是该部队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志愿者颁发的唯一一张通行证。

  两只已脱落颜色的竹制汤滚、一只老旧的葫芦水瓢、一口旧汤锅,这几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承载着温州民间慈善地标——“红日亭”最早的记忆。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五六位老人就是用这些器具在华盖山脚下烧伏茶,向路人免费供应。如今,红日亭老人的伏茶烧制工具历经更迭,红日亭的地址也几经变迁,而老人们的善念和善行却始终未曾改变,成为温州民间慈善的最好注脚。

  ……

  感动事迹层出不穷,“最美”之花不断绽放,“最美”精神光芒熠熠。这一个个平凡而又刻骨铭心的瞬间,滴水映日般地把信念传递;那一群群普通而又无法忘怀的背影,不断涤荡人们的心灵,积沙成塔凝结成一个城市最温暖的记忆。

  全国各地受资助学生写给希望老人石进才的部分感谢信。 

 

  道德,善行天下的义举

  达则兼善天下。

  分布全国各地和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温州人,从“抱团经商”到“抱团行善”,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以慈善之心最大限度地聚集各种慈善力量,将家乡的道德教育和善行传统带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1995年8月,第一家异地温州商会在昆明诞生。20年来,175万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的温州人,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262个温州商会。他们以温州人特有的智慧和勤劳,成为各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富而为仁”,无论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桑美”台风等大灾难面前,还是在扶贫济困、助学敬老等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中,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至今,全国各地温州商会累计捐款(物)超过14亿元。

  “如果上天曾经疏忽,让我们还你幸福微笑”。2009年5月,著名温籍慈善家何朝育、黄美英之子、温籍台胞何纪豪先生发出倡议:在温州筹建以世界温州人的募捐为资金来源、以温医附属口腔医院为平台、以美国“微笑联盟”等技术先进的国际机构为技术指导的唇腭裂慈善、医疗、培训组织。

  倡议发出25天后,全国170家地市级温州商会、全世界248家温州人海外侨团的代表1500多人,从世界各地赶到上海,全票通过了成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的决定。2009年11月11日该联盟正式成立。六年来,这个旨在全方位救助全国贫困唇腭裂患儿的公益组织已募得捐款1300万元,先后在温州、四川广元、黑龙江齐齐哈尔、贵州毕节等地,免费为1700多名贫困唇腭裂患儿实施了修复手术及后续治疗,总行程10万多公里。2014年,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获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何纪豪也因此获2011年度“浙江骄傲”,并于2015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像何纪豪这样始终心系祖国家乡、造福桑梓的温籍华侨并不在少数。据统计,近五年来,温籍华侨出资近3亿元,共捐赠了600多个公益项目。他们不仅出钱出力,更在同胞遭遇危机时挺身而出。

  2011年2月,利比亚战乱升级,驻利中资企业遭遇危险。中国政府决定,启动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得知消息后,希腊温商徐伟春、翁进东、陈兵雷等20多人马上放下手头的生意,第一时间赶赴希腊克里特岛当志愿者,连续十几个昼夜,帮助13815名同胞经希腊撤离利比亚。他们的义举,受到外交部的表彰。

  “善行天下”的慈善模式,成为温州慈善最典型、最鲜明的特色。

  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红日亭老人烧制伏茶的用具。 

 

  道德,创新精神的弘扬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道德制度创新上也同样不落窠臼。

  道德的行为,来自文明观念的广播和深植。在温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言一行,蕴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最美温州人”、 “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宣讲团的组建,开展“最美温州人”进礼堂讲故事等活动,“最美温州人”公益片、主题歌的征集、传播和传唱,让“最美”典型“可寻、可学、可讲”,让敬仰、传播、学习“最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据统计,自推出“寻找最美温州人,争做最美温州人”活动以来,我市已评选出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400余名。

  除了广泛宣传,我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褒奖机制,如出台《温州市道德模范管理办法》《温州市见义勇为人员保障和奖励实施办法》,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设立全省首家“最美”公益基金——“最美温州人”公益基金,对“最美”行为给予经济奖励,对“最美”人群及其子女的就业、就学、生活等进行帮扶;推出“道德信贷”工程,为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提供创业贷款……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礼敬道德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准则。近三年来,我市共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105人。

  为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2014年起,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大力推进民间道德设奖,全市各地设立了“好媳妇奖”、“好婆婆奖”、“好女婿奖”等民间道德奖项。截至目前,我市各地已设立125个相关奖项,受奖人数超过1200人。

  我市还通过道德讲堂、道德银行、爱心驿站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

  民间志愿组织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志愿者队伍日渐庞大,志愿服务多样化和专业化,是温州近年来道德建设成效斐然的另一表现。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有各类公益组织6731个,各类志愿服务队3100多支,在册志愿者达35.2万人,列全省第二位。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公益志愿服务组织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1+7系列文件等,率先开放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注册,放宽准入门槛;率先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开展公益创投,全力助推社会组织茁壮成长。

  诚信是温州的立业之基。近年来,温州整合优化了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和温州信用网三大平台,规范了信用服务市场,完善了信用建设法规体系,通过褒奖诚信和惩戒失信两手抓,使温州这座信用之城一步步崛起。王莉莉 廖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