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艺术  ->  文艺动态  -> 正文文艺动态

温州戏曲借机重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来源:温州日报

  2016年3月25日,在温州市文博会上,热情的观众争相扫描瓯剧艺术研究院的二维码。

  2016年3月26日,在温州市文博会上,瓯剧艺术研究院将经典瓯剧人物形象开发成Q版造型,植入手机壳、书签、收纳袋、靠垫等,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目光。

  2016年5月7日,在温州南戏博物馆,右侧两戏迷用手机尽情拍戏,而左侧年轻人已将“好声音”分享给好友。

  2016年3月27日,瓯剧《扈家庄》演出结束后,戏迷们对小演员出色的表演津津乐道。

  2015年9月23日,在温州市南塘街戏台上,演员投入演出,而一旁的乐师趁隙将她的精彩表演发上朋友圈。

  2016年11月9日,在温州南戏博物馆,来不及卸妆的瓯剧演员刘佳佳将演出照片进行编辑,及时发布到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公众号上。

  2015年10月4日,在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东西排村文化礼堂内,刚下场的4名“衙役”立即将当日精彩表演转发出去。

  2016年5月14日,小朋友们涌上温州南戏博物馆戏台与演员留影。由于互联网在戏曲传承中的作用,现在温州传统南戏有了更多更年轻的粉丝。

  时代变迁,传统戏曲从独领风骚退缩至边隅穷落,观众锐减、市场萎缩是不得不面对的窘境。温州素有“南戏故里”之称,中国戏曲始于南戏,而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有较为完整的瓯剧、越剧和昆曲的戏曲艺术体系。如今,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温州戏曲迎来新的春天。

  在温州南戏博物馆,来不及卸妆的瓯剧演员刘佳佳将演出照片导入电脑进行编辑,及时发布到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很快,在城市另一端,温州医科大学大三学生章莹莹就欣赏到了演出照片。靠着微信公众号,演员和票友彼此拉近了距离。

  在温州传统戏曲的演出现场,票友们高举手机拍摄和录制演出场景,再发送到微信群、朋友圈共享,已成为常态。通过时下最热门的社交软件和视频软件,让这些传统戏曲也有了时尚感,吸引了更多年轻票友。温州小鹿轻聆文化创意公司打造的“文化驿站”有一万多名粉丝,其中不少是00后。他们用手机打开“文化驿站”就能欣赏到南戏曲目的台前幕后,以解曲终人散的惆怅。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及,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

  智能手机的出现,为传统戏曲带来更多的内在动力。由于传统剧团多是各地巡演,演员的交际圈相对闭塞,社交软件的出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与亲人的交流也更频繁,年轻人也更愿意进入这个群体。在温州各戏曲演出后台,每当一曲方歇,穿着古装的演员们拿着时尚手机把玩的“穿越”场景已经司空见惯。

  柳暗花明又一村。传统戏曲与时尚手机碰撞出的“新”戏正在上演。邹雯雯 文 苏巧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