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社会宣传  ->  道德建设  -> 正文道德建设

我们需要这样的最美教师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1日 来源:温州日报

  金峰(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校长)

  我是陈莹丽老师生前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陈莹丽老师负责初中三个班的社政课教学。去年8月的一个傍晚,我接到一个电话。“金校长,您好,我是陈莹丽,今年考到镇安学校,明早向您报到。”老师紧缺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山区学校尤其是。陈莹丽老师这次分配过来算是雪中送炭。今年3月下旬,陈莹丽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说自己身体有点不舒服,要去上海检查。上海回来后,她轻描淡写地说,肺部有点阴影,医生说调养调养就好了。我嘱咐她安心养病,并着手请代课老师。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想过,陈莹丽会生什么严重的病,而想当然以为就是小毛病。不然,她怎么没有住院治疗呢?不然,她怎么还会经常在电话微信里向我们询问孩子的学习呢?不然,假期间她怎么还会去参加乐清市的社政培训教研会呢?6月26日,她来学校办理新教师转正手续时,还对我说:“校长,我下学期开学可能还需要请一两个星期的假,调理好了回来上课。我还想当班主任的。”在那之后,我们就没有再联系了。直到7月13日的下午3点,我的手机响起。对方沉默不语,然后隐约传来一阵压抑的哭泣声,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原来是她的姐姐,她说,陈莹丽刚刚去世了。

  长大后我也想当老师

  卢晓琪(陈莹丽学生)

  我是陈莹丽老师所带毕业班的学生卢晓琪,刚刚被乐清中学录取。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我记忆中陈老师的三种颜色。陈老师,是蓝色的。这是一种沉稳的、严肃的,属于严师的蓝。记得第一次见陈莹丽老师是在初三上半学期的历史课上,那天,她穿得很职业,表情也很严肃,她一走进来就没有人敢说话了。但没多久,我们就发现陈老师的性格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课堂上的她是那么睿智风趣,听她讲课总觉得时间也过得特别快。

  陈老师,是红色的。这是一种温暖的、贴心的,属于春泥的红。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着学生。班里的同学感冒生病,她会很担心很紧张,马上带他们去医院。去年的元旦汇演,他们班的舞蹈获奖了,她就用自己的钱买了奖品送给舞蹈队的同学。

  陈老师,是绿色的。这是一种坚韧的、隽永的,属于希望的绿。她生病之后,我们每个星期只有两天可以见到她。每次来,她还是像以前一样爱笑,只是更瘦了。到现在,陈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走路的时候一直用手捂着肚子,脚步非常缓慢,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与之前的活泼截然不同。我清楚地记得,她靠着讲台,坚持用最大的声音为我们讲完最后一张试卷。然后,她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看着我们复习……我一直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位教师,陈老师让我对这一行业有了更大的崇敬。

  阿丽,下辈子我们还做父女

  陈玉臣(陈莹丽父亲)

  7月13日中午11点,我的女儿陈莹丽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喜欢的教师岗位。

  我还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她放学回家,很兴奋地跟我说:“老爸,老师让我当小助手啦,把教鞭都交给我了!”“老爸,当老师的感觉真好啊,我长大以后也要当老师!”那时,我以为是小孩子说玩笑的话,没想到她长大后,真的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永恒的追求。今年3月,我们在上海的医院得到阿丽病情的确诊:孩子得的病是肝癌晚期,没得治了,而且连手术也不能做,如果做的话,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来。听到医生的话,我一下子感觉天塌了下来:我的阿丽才26岁啊,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她还没有恋爱结婚呀……我真的不敢相信,这种噩梦会发生在我的女儿阿丽身上。

  作为父亲,我的心在滴血,但还得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全家人一起瞒着她病情。那段时间,学校教学任务特别忙,不知实际情况的校长给阿丽打来了电话,问她身体有没有好点,能不能回学校上课。阿丽接到校长的电话后,没有跟我们商量就答应了下来。我们拗不过她,只好顺着她的心意,让她回学校继续上课。连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阿丽是越来越瘦,身体也越来越差。就在最后一堂课上完后,阿丽回了家,躺在床上就起不来了。我和她妈妈知道,学生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最后一堂课讲完了,她也就彻底放松了。临走前,你再三跟我和妈妈说,要放宽心,要更加坚强起来……阿丽,爸爸妈妈听你的,你不仅是个好女儿,更是大家认可、尊敬的好老师好青年。

  我心中最美的“红蜡烛”

谢晓晓(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教师)

  我是陈莹丽的同事,也是与她搭班的老师。陈莹丽老师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和七、九年级两个班的任课老师。她负责的是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功课,要同时准备四份上课资料。面对这么大的备课量,她丝毫不马虎,备课本上满满是她工整又可爱的圆形字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莹丽每周二要去一次大荆镇一中请教她的指导老师,镇一中11点半下课,她要赶回来参加12点20分的午自修,这50分钟去掉坐车、转车的时间,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吃上中饭,她的心里只惦记着班里的孩子。

  为了解决小镇信息不畅的局限,莹丽特意下班后跑到乐清城关的中学,她打听到城里的老师订什么复习资料,她就也给她的学生们订什么资料。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她制定了详尽明确的奖罚制度,学生们下课后都忙着去她的办公室查看自己积分,兑换奖品不亦乐乎。在她心中,学生都是纯真的,哪怕调皮些,她也总笑着说,初中阶段孩子个性是强一些,要保护好他们的个性,需要我们好好地引导他们。自从莹丽生病后,每次见到她,她都带着一大杯中药。时间在这浓浓的药味中流走,看着她日渐消瘦,步伐也放慢了,我们只是心疼她,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无回天之力的地步。对自己病情知晓一切的她,面对同事的关心没有透露一丝消息。她坦然面对生死,却放不下她的的学生。我为我的同事陈莹丽而感到骄傲,她是“90后”的榜样,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生命最后的可贵坚守

  蔡甜甜(乐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7月14日中午,我在乐清市城南街道采访移风易俗的典型中,发现了陈莹丽老师的事迹。在支岙村她的家中,我翻开她的手机相册,看见一个高挑纤瘦的女孩,冲着镜头笑得阳光明媚。但在采访过程中,听了她的事迹,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作为一名坚守在基层一线近十年的记者,我采访过很多人,见证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但陈莹丽老师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依然深深触动了我。从她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口中,我清晰地勾勒出她坚守岗位的分分秒秒,感受到她在与时间赛跑的那份执著与坚韧。

  生命是如此脆弱短暂,而它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陈莹丽老师选择回到讲台,教完这一届毕业生。做这样的选择太难了,所以才如此珍贵。她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有何价值?我们每个人,在开始面对自己的职业时,总是充满干劲和期待。但日复一日,会麻木会厌倦。在想放弃的那一刻,陈莹丽的事迹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当初选择这份事业时的悸动和欢喜,要坚持对于事业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