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产业  ->  文产动态  -> 正文文产动态

湖北温商试水文化产业有声有色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9日 来源:温州商报

湖北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在武汉非常热门,温商金献新就是创办人。

  鞋服、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房地产……在传统印象中,温州人的生意都集中在这些领域。

  不过,一些“不安分”的温商早已跳脱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挑战,其中便包括文化产业。

  在武汉,要问哪所小学最难进,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湖北武昌实验寄宿小学。

  在十堰,要问哪所中学重点线上得最多,答案则是十堰外国语学校。

  当地人都知道这两所学校很“牛”,却并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创办人都是温州人。

  除了教育,这几年逆势上扬的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下一个投资风口。紧跟风潮的温商企业湖北利和集团早在6年前就设立了湖北利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创产业投资。

  相较于赚快钱的房地产行业,文化产业的回收周期长,利润似乎也没那么丰厚。受访温商告诉记者,之所以投身这个行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兴趣,如果不怀着一颗公益心去做事情,那么很难坚持下去。

  以公益心态做教育

  谈及教育,相信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为子女寻一所理想的学校,是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如何让子女“德智美”全面发展,则是缠绕在家长心头的一大难题。

  有痛点,就有机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政策利好、资本涌入、技术创新、社会观念进步等诸多关键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教育产业已经迎来快速扩张的阶段。

  温商金献新和张朝荣,都是教育产业的实践者。尽管初入这个行业有点“无心插柳”的意味,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他们已经在当地打响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1970年出生的金献新于1990年来到武汉。因为家里从事校服生产,他理所应当地做起营销工作。跑销售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新商机,开始在教育产业链上进行延伸,先后成立后勤配送、电教仪器和实验室设备销售安装等几家公司。

  因为常年和学校打交道,金献新建立了深厚的人脉资源。2000年,当地一所小学想扩张而又缺乏资金时,校长第一个想到了金献新。由此,他开始了合作办学的道路并打响品牌。

  目前,他创办的湖北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已拥有3个校区,4500多名学生。

  金献新的助理透露说,“我们学校从不对外招生,学生几乎都是挤破脑袋想进来”。

  温商张朝荣是因为交通产业来到湖北十堰市,最后跨行做教育。

  2003年,十堰全城的公交业务整体易手,国资全部退出,被张朝荣买断。在中国,全城公交民营化,这是首例。

  为解决3000余名职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张朝荣于2004年接手原十堰英华学校,更名为十堰外国语学校。此后六年,面对一直亏损的局面,张朝荣没有放弃这块“烫手的山芋”。多年的坚持终于结出累累硕果。2015、2016年,十堰外国语学校升学率位居十堰市第一。

  “搞教育就是搞慈善,需要有做公益的心态。”张朝荣说,他的财富观是涓滴成河,才能长长久久,而暴利行业只是一时红火。

  金献新的心态也是如此,“人一辈子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一直将教育当做公益事业来做,而不是从经济收益去衡量”。

  文创产业受青睐

  这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并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北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省份,发展文创产业优势明显。以武汉为例,截至2016年底,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已集聚各类创意类企业350多家,涵盖动漫、游戏、新媒体、数字出版、网络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创新设计等领域。

  正是看到了这种潜力,由乐清籍企业家黄卓仁创办的利和集团,在2011年组建控股子公司——湖北利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据介绍,利和文化是一家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展览展示、现代文化礼品的研发与销售、培训、合作联盟、公众、公益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旗下的品牌运营实体利和当代艺术馆、利和茶艺馆承办各类展览和培训活动。与此同时,为提高市民文化生活品位,艺术馆实行定期免费对外开放的政策。

  利和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卓仁透露,他们正在考察多个小镇项目,其中一个集养老、艺术、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小镇已进入项目设计阶段。今后,利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结合当地文化产业优势,投身文创园、影视、出版等多个领域。

  对于文创产业,在汉的年轻温商群体似乎更感兴趣,并跃跃欲试。

  今年30岁的李宇曾在荷兰学习音乐,几年前因为爱情来到武汉定居,创办武汉一末品牌推广有限公司。目前,李宇正在谋求转型,准备成立一家传媒公司,“类似于韩国练习生性质的娱乐公司,以教育形式落地,以出品为最终目的,而不是单纯地培训‘艺人’。”李宇认为,武汉有先天优势,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连成龙任院长的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都选择落地武汉。同时,学声乐出身的他,一直与各大传媒、影视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深知当下紧缺的不是平台、渠道,而是好的内容。

  做服装生意的90后温商黄鑫,非常看好这门生意,现在正在跟李宇合作。他认为:“现在很多产品,如共享单车,太容易被跟风和替代,但出品内容不同,他人无法抄袭。”

  自我“修行”赢商机

  “做文化产业,必须有情怀。情怀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金献新说。

  众所周知,第一代外出谋生的温商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如果现在还是以这种眼光去看待,那就大错特错了。记者在采访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许多温商对于自我提升极其重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高校进修或参加各种培训,是他们乐于做的事情。

  在湖北创立“视佳医”品牌的陈庆丰的初始学历是高中,后来他一度中断生意,花几年时间去大学深造,最终取得本科和硕士文凭。此后,他又花六年时间边工作边研修心理学。有一次陈庆丰去北京进货,偶然听闻天津职业大学开办了眼视光专业培训班,于是他直奔天津。不巧的是,培训班已开课半个月。但他太想学习了,于是写了一封自荐信,将自己的心得和看过的专业书籍悉数写进去,最终打动老师,破例让他成了“插班生”。

  温商陈伟早年跑了几十个非洲国家,回国后在武汉做房产开发项目。近10年,他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家庭和自我“充电”上,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因此与清华SDG项目结缘。

  温商在自我“修行”的同时,也积累了更广的人脉,并且能从中获得商机。

  一位温商告诉记者,武汉总共有91所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科研成果。目前,当地不少温商项目与高校进行了深度合作。

  从生意人往儒商转变的道路上,黄卓仁的步子迈得不小。除了从事文化产业投资,他自己还写书。去年,黄卓仁出版了12万字的著作《点心》,书中用21个小故事,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商界的成功经验。年底前,《点心2》将与读者见面。

  用黄卓仁的话说,商人不能光想着赚钱,还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内心世界。 项锐 徐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