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通知公告  -> 正文通知公告

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2005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三个温州”建设,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现就加快建设文化大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1、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建设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温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步伐。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文化体制,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2、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是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国际和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以科技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人才与知识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就是顺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客观趋势,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建设传承温州历史文明、具有时代特征、温州特色的区域文化,并利用文化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3、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是温州“奋勇争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三个温州”建设的迫切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浙江“走在前列”,温州要“奋勇争先”,就必须根据温州的现实基础、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大力推进“三个温州”建设。发展“活力温州”,需要强化改革创新这个活力之本,激活温州人这个活力之源,与时俱进地弘扬“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温州“城市精神”,形成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实力温州”,其要义在于增强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实力温州”的题中之义;构建“和谐温州”,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温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迫切需要。

  二、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在加快全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主要目标:从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入手,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策引导,重点实施“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文化作品提升工程”、“文化研究提炼工程”、“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文化阵地提质工程”、“文化人才提携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快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市”建设。到2010年,初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把温州建设成为文化基础设施完备,文化专业人才集聚,文化体制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能力突出,以瓯越文化为特色、以滨海都市文化为亮点、以温州人文精神为内涵,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文化大市。

  三、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主要任务

  6、实施文明素质提高工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核心内容。今后五年文明素质提高工程的实施,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提高公民综合素质为主线,以新阶段温州城市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和温州人形象的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广泛深入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建设“信用温州”。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水平。深化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和整治文化市场、整治社会风气为主题的“双建设、双整治”活动。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活动。广泛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普及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双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法制意识。积极组织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和馨行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良好风尚。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鼓舞人心,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7、实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是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环节和成果显示。实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就是通过扶持和推进文艺、社科、新闻类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大市品位。要着重扶持一批代表一流水平、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全省全国影响的作品;建设一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市场发展潜质和积极导向作用的文化活动项目;挖掘一批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生产一批反映温州地域特色和温州人文精神、具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文化艺术作品;完成一批围绕中心和大局、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突出贡献的文化研究课题。不断健全和完善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的人才、资金、立项、策划、管理、考核与奖惩等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的工作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创作不少于15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各类文化精品,努力打造若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

  8、实施文化研究提炼工程。文化研究提炼工程包括温州文化研究和温州文化保护两大部分。温州文化研究,重点是“温州历史文化研究”和“温州当代发展研究”。具体工作要围绕温州当代发展问题研究、温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温州人研究、温州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开展系统研究,特别是深化“温州学”研究,形成一批有一定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到2010年完成大部分研究计划和成果,四大板块分别出版系列丛书,推动研究基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研究平台。积极发挥社科联、社科院、温州大学、市委党校等强校名院优势,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研究工作。要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把更多的研究课题纳入全省“文化研究工程”,进一步扩大温州文化研究工作的影响。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指导未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国内外一切关心温州发展的人们提供解读温州的文化窗口。

  温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是建设文化大市的宝贵资源。实施文化研究提炼工程,要十分注重温州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博物馆建设等工作,构建比较完备的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富有温州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网络。到2010年,力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12处以上,省级达80处左右,县(市、区)级达600处以上,全市各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总数达25处左右,基本实现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使温州成为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文物大市。通过普查、规划、抢救、传承和利用等工作,构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体系、展示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制度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做大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品牌活动项目,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馆,培育一批民族民间艺术经典旅游景区,发展一批民族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建立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9、实施文化产业提速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温州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培育一批具有温州文化特色和个性的产业群,创建一批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发展一批规模大、结构佳、效益好的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企业,鼓励支持一批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形成导向正确、产品丰富、要素完备、管理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大对报刊、广电事业和网络影视业、演艺业、印刷业、会展业、艺术品经营业、文化旅游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文化物流业、数字电视业、网络游戏业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到2010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增加值的比例达到7%,形成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30家,产值超亿元8家,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主干、覆盖全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各类文化传播媒体建设,是发展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重点加强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文化传播媒体的建设和发展。通过5年努力,打造全省领先的对外宣传平台、文化普及平台、文化精品展示平台、文化产品交流平台,扩大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文化传播主体建设,实施集约化、品牌化战略,不断培育壮大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播电视总台,积极筹建温州出版社。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进一步办好县(市)广播电视台,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工程建设水平,力争全市行政村及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努力建设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文化传播网络。大力加强文化传播手段建设,推进数字化传播,发展在线传播,加大重点新闻网站扶持力度,构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10、实施文化阵地提质工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是文化大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既要加快文化阵地建设步伐,更要努力提高文化阵地质量和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充分发挥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档案馆以及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继续建设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尤其是要加快温州大剧院建设步伐。以加强县及县以下特别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阵地的建设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市、区)要搞好文化设施的布局调整,重点抓好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两馆一院一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建好一批群众性、大众化、综合型的文化场所。乡镇(街道)要以“东海明珠金海岸”文化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以乡镇(街道)文化站为中心的乡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文化示范村和文化示范社区,基本建成覆盖城市大部分社区和村的基层工作网络和基础文化设施。大力推进文化下乡,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到2010年争取多数的县(市、区)成为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60%的乡镇(街道)建成省东海文化明珠和市金海岸文化明珠,城乡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000平方米。

  11、实施文化人才提携工程。大力培育和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是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保证。组织实施文化人才提携工程,重点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记者、编辑、主持人,一批高艺术水平的编剧、作家、艺术家,一批既懂宣传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争取用5年时间,全市选拔和培养100名左右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人才选拔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观念,采取签约、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人才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设立“温州文化艺术功臣奖”,调动和发挥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人文、生活、政策、法律环境,为我市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12、建设教育强市。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优质教育,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巩固发展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到2010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3—5周岁幼儿入园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解决好“三残”儿童少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积极推进0—2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努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百万职工双证制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积极引进国内外名牌高校,大力支持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等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积极开展社区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2年,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放宽准入条件,继续鼓励支持民间资金和国(境)外资金进入教育事业领域。着眼于实现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大对农村及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办学水平,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教育的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交流力度,鼓励学校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谋求教育的内涵发展。构建具有温州特点、充满时代活力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努力实现教育强市的宏伟目标。

  13、建设科技强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大市建设。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校科技创新功能和创新动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单位的产学研联盟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生态市建设、科技兴海、社会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力争在一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与优势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大力培养引进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扶持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0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居于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改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公众科学素养较高的科技强市。

  14、建设卫生强市。重点实施“四项工程”,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实施“健康工程”。完善以县为主,县、乡镇、行政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至少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院。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的要求,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实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努力使全市农民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率,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市城乡建成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温州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预警、监测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架构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科教兴卫工程”。贯彻人才强市、科技强市战略,大力实施“151”、“551”工程,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不断增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强院工程”。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依据,以存量资源调整和内涵发展为主线,在控制城市规模总量的前提下,做精做强一部分代表区域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机构,形成以三级甲等医院为龙头,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转变运作模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健康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创建卫生强县(市、区)。到2010年,努力使我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5%以上,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覆盖率和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0%,基本形成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相同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反应性明显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科学合理,卫生服务绩效水平显著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卫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的卫生强市。

  15、建设体育强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以“小康健身工程”为抓手,加快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多层次健身设施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组织作用,建立政府与社团有机结合的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培养群众现代健身意识,完善群众体育激励机制,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适度扩大竞技体育规模,优先发展国家奥运优势项目和温州优势项目,形成项目的群体优势和梯队优势,提高全面参与竞争的综合实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体育产业,积极探索体育产业社会化、集团化的新路子,大力拓展体育竞赛业、体育经纪业,有效地扩大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政策研究和市场调研,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体育市场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体育市场的监管,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到2010年,使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5%,人均体育活动面积1平方米,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群众体育综合指标在全省领先,竞技体育竞争力居于全省前列,体育产业发达,体育科教水平先进,体育场地设施完备的体育强市。

  四、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主要措施

  16、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关键在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文化建设,把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列入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人大要加强对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法律监督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实施文化大市建设各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管理和落实有关任务。政协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文化大市建设。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加快建设文化大市中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群众性文化团体要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制定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规划,制定完善“六大工程”实施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自的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一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要研究建立文化大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考核与评价。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引导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为加快建设文化大市营造浓厚氛围。

  1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组织实施《温州市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在切实抓好三大类试点单位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改革范围,拓展改革内容,由点到面、分期分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依法管理,实现由文化经营者向文化管理者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逐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良性运行机制。宣传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组织结构,进一步抓好宣传,搞活经营。对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要转制为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艺术表演团体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树立精品意识,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既符合艺术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剧团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经营性文化企业要面向市场,进行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鼓励引进人才和资金,培育、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规范市场准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加强对行业组织的指导,充分发挥艺术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实行行业自律,逐步形成和完善文化艺术行业管理体系。

  18、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各级财政每年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应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拨1000万元,用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六大工程。制定和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投融资、人才等配套政策。根据温州民间资金充裕、投资活跃的优势,进一步研究落实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民营文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和发展环境。根据温州民间资金宽裕、投资灵活的优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民营企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创业和发展环境。为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的统一合理布局,今后全市基础设施和各类开发建设的规划建设会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局和广电总台等单位的人员应参加,并尊重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在开发建设中统筹安排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19、加强宏观管理。充分认识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保证文化大市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掌握党对文化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对国有文化资产配置的控制权。积极应对网络和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文化阵地的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切实加强对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监管,确保社会事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繁荣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