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研究  -> 正文理论研究

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5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洞头区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实践。从政治层面上看,它是我区实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行区的有力举措。从经济层面上看,它是两岸拓展发展机遇、扩大创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促进优惠政策共享、产业发展共赢的有力抓手。从洞头发展层面上看,它是洞头加快实现“三区”战略的有力引擎,对于推动港口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提升,集聚洞头人气、商气、景气,打造宜居、宜游、宜创业的海上花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顺应“两岸融合”的历史潮流,前景广阔。从大陆层面看,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9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支持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2018年5月,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洞头区作为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试点,为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推进我区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政策支撑。从台湾层面看,无论是今年11月24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还是台湾《联合报》关于“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的数据,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台湾民众坚持“九二共识”、期盼两岸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心声,给两岸合作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尤其是此次“九合一”选举,一些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县市,这次改由认同“九二共识”的国民党执政后,更多的“隐性资源”将会寻找更好的投资渠道,使两岸合作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符合洞头特有的基础和优势,底蕴深厚。与周边及邻省相关县市区相比较,洞头在对台交流合作方面具有文化习俗、地理条件、合作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底蕴非常深厚。一是同根同源习俗相近。洞头和台湾两地闽南血缘亲情深厚,闽南文化语言一脉相承,具备消除隔阂、产生亲近感的天然基础,两地群众有共同的民间信仰,长期开展妈祖、七夕、放生等民俗活动的交流合作。洞头籍台胞近4000人,台属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且近年来两地寻根谒祖、探亲访友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二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洞头具有优良的港口资源,状元岙港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海上直航口岸,至基隆港仅138海里;大小门港区可建30万吨级泊位,两个港区已开通多条国际货运航线。三是合作交流源远流长。洞头和台湾两地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海上商贸往来,新中国成立之前,洞头是与台湾货物贸易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洞头对台小额贸易曾为全省第一;最近几年来,“两岸半屏山”品牌、“浙江台湾合作周”、“两岸媒体聚焦半屏”等多个对台交流合作平台及项目获国家、省级层面的高度认可,使得两地的交流不断深化,关系不断发展。

  (三)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契合两地交流合作的需求,大有可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两岸产业结构状况有所不同,在农产品、现代渔业、休闲旅游、文创、康养、电子信息等领域,相互之间合作互补的空间很大。一方面,是台湾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台湾岛内人口基数较小,再加上近年来劳动力资源的不断老化,导致上述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出现用工困难、对外市场拓展受限等问题,急需将发展视线转向大陆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区正大力实施海岛(乡村)振兴战略,急需一大批特色产业和建设项目的有力支撑,而且,随着海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上述产业的需求不断加大。考虑到我区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交通优势等,具备了承接台湾优势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也为做大做优“两岸融合、协同发展”这篇文章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二、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的基本构想

  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过程中,两岸融合是目标,经济合作是基础,文化交流是品牌,平台打造是支撑,青年创业是特色,应该从建设理念、功能布局、重点项目等方面进行精心研究。

  (一)建设理念要明晰。

  1.坚持“五同”理念,加快品牌创建。“五同”即文化同心共交流、旅游同心共发展、经济同心共合作、基层同心共治理、青年同心共创业。一是要致力实现求同存异。在两岸合作交流中要充分听取台湾同胞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意见分歧,以最大公约数,谋求双方合作共赢。二是要努力发挥名人效应。全力打响“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这一特有品牌,举办每年一次的各种专业论坛,邀请一批台湾政坛、文坛、歌坛著名人士前来洞头观光、旅游、采风、演出,利用名人效应,在台湾岛内扩大洞头影响力。三是要持续扩大民间交流。利用两岸民间共同的妈祖信仰,做大妈祖文化,发挥中普陀寺养生文化和永福寺禅武文化的宗教文化特色,强化洞头“海天佛国”影响,提升民间交流热度,促进两岸宗教信仰和文化旅游互动;举办基层治理论坛,加大两地村、里长的交流互访,促进台湾农会和我区村级经济合作社的交流互动;组织开展职工赴台湾疗休养活动,为全区干部职工了解台湾风土人情,更好服务同心小镇建设打好基础。

  2.坚持“小镇”架构,推动产镇融合。充分借鉴和研究“特色小镇”创建理念,按照“规划先行、模式创新、资源整合、运营保障”的路径思维,找准产业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搭载完备的社区治理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发展功能平台,助力生产、生活、生态的共融持久发展。在做好“旅游+文化”“旅游+商贸”“旅游+青年”等产业文章的同时,妥善满足台湾同胞、创业青年在就业创业、居住、娱乐等各方面各层次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镇融合”式发展。

  3.坚持“错位”导向,实现联动发展。在建设推进中,要对两岸合作交流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坚持错位发展、创新引领、特色优先,防止照搬照抄、简单重复、恶性竞争。例如:可利用台湾地区没有伏季休渔期和水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将台湾水产品引入洞头,选择在东沙渔港或者霓屿坝头打造洞头台湾海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将台湾先进的高端医疗、机构养老、养生保健等业态与我区“蓝色康养”产业发展相结合,吸引台商前来投资休闲、康养产业。

  4.坚持“点面”结合,强化分步推进。所谓“点”是指同心小镇核心起步区,所谓“面”是指全域“多组团”推进同心小镇建设。核心起步区打造主要起示范引领作用,目的在于带动全区多平台、多维度发展,而全域推进则是同心小镇建设应有之义。只有点面结合,才能真正建成海峡两岸同心小镇。从建设时序上看,近期要先行打造核心起步区,通过三年时间,让同心小镇出形象、出效果;中期是再用三至五年时间让同心小镇向同心平台转化,先期的产业项目形成带动效应,推动洞头全域联动发展;远期是两岸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发展,两岸合作效益成效显著,让同心小镇成为两岸合作的区域性标杆。

  5.坚持“质效”驱动,深化互联互通。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对于洞头来说,首要的是政治因素,其次才是经济因素,而对于台湾同胞来说,经济利益则是居于首位的,只有充分满足其经济利益需求,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必须集中精力落实“百会”“百企”工作,有选择地与台湾有关县、镇、里长以及企业家人士开展互访互动,充分挖掘和释放受台湾执政当局影响而被束缚的投资潜力,推动两岸深层次、健康、良性项目的合作交流。在项目引进时要充分研究论证其可行性,降低台湾同胞的创业、投资风险;在项目落地后,要尽一切可能帮助投资者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力争使创业投资者干一事成一事,提升以同心小镇建设为引领的合作项目总体质量和合作规模,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功能布局要科学。按照今年区委提出的深化内涵、扩大外延,在洞头范围全域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的目标要求,依据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原有产业基础及发展趋势,按照“组团式”发展理念,构建“一核六区”(区里三年行动计划是“五区”)功能格局。

  1.精心谋划核心起步区。同心小镇核心起步区包括半屏岛全域和洞头中心渔港周边地带。按照现有条件,核心起步区要按照特色小镇的要求,通过项目填充、业态引入,尽可能在短期内出成效、出形象。一是注重平台打造。通过“双屏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半屏,提升洞头在国家两岸发展交流中的地位;通过九亩丘海创园、海峡云村?青创园为平台,打造台湾青年梦想城创业示范基地。二是注重业态特色。同心小镇适宜引入的业态主要有:台湾风格特色民宿、台湾商品贸易、台湾风味小吃、台湾特色农产品(水果)、文创影视动漫、休闲体验、跨境电商、高端康养、塑形美容、技术研发以及其他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等,要争取把这些特色业态做成享誉外界的“标签”。三是注重风格吸引。同心小镇环境布置要有浓郁的台湾气息,要引入台湾民间工艺美术、少数民族歌曲、闽南语歌曲等台湾元素,突出文化特色吸引。重点考虑国家中心渔港两岸为核心地带的整体风格氛围打造,尤其是半屏韭菜岙的打造,要让外地游客一踏入半屏,就有浓郁的台湾气息扑面而来,让台湾游客一踏入半屏,就有“家”的感觉。四是注重地标效应。同心小镇核心区应建设地标性建筑来提升人气。要重点打造同心广场综合体,通过创意设计和一定的台湾民族风格,将之建成核心区块多功能、吸引眼球的地标性建筑。加强综合体周边、国家中心渔港两岸休闲廊道地带夜景、夜市项目布置,带动周边星光产业发展,形成局部地块旺盛的人气。五是注重高端要素集聚。通过引进现代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新业态,引进高新技术、中小型科技企业及高端人才,搭建创新服务平台(联盟)等,加强资金、资源、技术、信息、政策的互通共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围绕服务链完善资金链,并强化政策链的统筹支撑,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培育和生长。

  2.因地制宜推进“六区”建设。在做强做实核心区建设的同时,必须突破空间限制,努力做好区块外拓展、延伸项目的大文章,实现全域推进。一是台湾青年创业创新集聚区。建议拆迁韭菜岙老油库,建设风格独特的台湾青年创业创新集聚区,从而形成从半屏大桥起直至金岙村东西连贯的业态、景观布局;也可以利用原良泰水产加工厂地块建设该集聚区。二是对台旅游文化交流区。以同心码头为中点,西起南塘湾湿地公园,东至东岙顶村海湾线,利用该区域日照充裕,沙滩、礁石、渔村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日光浴、水上运动、海上观光等活动;同时,全面推进中普陀佛教文化园、养生养老服务社区发展,大力支持诚意药业健康产业园建设。在旅游旺季时,引进台湾艺术团队开展专场演出,举办两岸时尚服饰走秀展示,做活做大旅游与演艺市场的融合,打造时尚洞头。三是台湾特色民宿区。做好全域石头房的保护,引进台湾资本,打造具有浓郁台湾风格的民宿集群、村落。本岛片重点推进海峡云村金岙101、同心里64间民宿和东岙村的开发,外岛片重点开发大门东浪村、鹿西山坪村。四是对台经贸合作区。近期可以考虑回收南塘、杨文两处利用率不到50%的工业区闲置地块和空置厂房,以便部分台资企业落户;远期要着眼于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充分利用大小门岛良好的深水岸线和港口资源,打造对台贸易开放口岸,发展跨境电商、对台小额贸易和旅游免税区。五是对台物流仓储区。在灵昆岛及霓屿浅滩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将从大小门港口上岸的集装箱,通过瓯江北口大桥,运送至该物流仓储基地,然后利用建成后的灵昆高速枢纽,到达全国各地。六是台湾特色产品交易区。在灵昆岛建设面向浙南、初具规模的台湾农产品(水果)交易批发市场,在旅游旺季时做好亲子游、亲情游的推介和旅游线路的串联、台湾特色农产品信息推送和旅游公司利益挂钩等,把前来洞头的游客变成顾客,畅通台湾农产品(水果)销售渠道,再加上台湾海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两相呼应,共同打响洞头台湾特色产品品牌。

  (三)重点项目要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具有决定性作用和示范效应,必须集中精力抓好核心区块重点项目落地,2019年要重点落实以下五个重点项目。

  1.谋划文化交流阵地建设。一是建设妈祖文化园。在东沙渔港择地建造一定规模的妈祖雕像,并以此为核心,建设妈祖文化园,让台湾信众变“要我来”为“我要来”。二是开发郑成功驻洞遗址。引进资金,对郑成功在洞头短暂驻扎期间(1655—1657年)建造于大门观音礁跑马坪的演兵场和点将台遗址进行开发,丰富对台旅游资源。三是建设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依托望海楼、印迹馆、文化馆等原有民间文化基地,建设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启动洞头、台湾两地谱牒寻根活动等。

  2.确保开通对台小额贸易。一是要加快与杭州海关等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对接,协助永宏对台小额贸易码头通关设施通过最后验收,开展两岸贸易业务;二是努力突破小额贸易“双控”限制,争取获批海关(检疫)单方认可政策,简化通关流程,为扩大对台小额贸易及关联业态奠定基础。三是要推进三盘港后方物流基地相关场地、仓储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小额贸易中的物流基地腹地问题。

  3.金岙101民宿项目要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接下来,要抓紧实施,争取早日完成项目整体建设,为台商企业来我区的投资起到示范带动效应。一是要尽早启动海岛振兴引导基金,为金岙101项目实现授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二是要全面完成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使项目建设方能够顺利进场施工。三是要督促台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早日完成项目建设,早日为来洞头的台湾同胞提供住所。

  4.同心广场综合体项目要抓紧启动。同心广场综合体项目位于同心小镇核心区,是同心小镇的地标性建筑,是同心小镇的“会客厅”,要尽快启动各项工作。一是区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效率,完成该地块招拍挂一系列程序性工作,抓紧时间完成土地招拍挂。二是地块中标方要立即启动综合体项目的设计,要邀请国内外设计大师领衔负责,在建筑设计风格上,要体现台湾元素。

  5.白鹭湾海渔文化旅游度假区要尽快上马。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白鹭湾海渔文化旅游度假区前期进展比较顺利,相关工作都在按程序推进,建议区委区政府要指定分管领导盯紧盯牢,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抓紧时间完成海域使用权审批和土地农转用指标问题,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完成地块的“三通一平”,实现“无缝对接”,使投资方可以尽快启动项目建设。

  三、建设海峡两岸同心小镇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专门组织机构,保持常态运作推进。为使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顺利推进,建议在建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同心小镇建设管理委员会暨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行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借鉴福建平潭和霞浦的做法,设立同心小镇建设管理常务办公室,由人大或者政协的一名领导任负责人,由统战部、台办、发改、经信、旅委、国土、规划等部门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专门沟通协调和常态管理运作。

  (二)制定相关激励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要深入研究和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惠台政策措施,积极向上争取更加优惠的先行先试政策,为落地企业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让处于观望中的投资商,吃下“定心丸”。二是要对照周边地区对台的优惠条件,制定地方性的扶持、补助政策。比如根据企业实际资金到位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专项基金补助;根据创业青年的能力特长给予创业补助;为企业和创业青年提供贴息贷款等。三是要争取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前来创业的台胞更多国民待遇。比如:对台胞所执有的执业资格给予认证;对于已经办理台胞证的,给予享受城乡医疗保险,提供子女入学便利等。

  (三)继续提升软硬环境,全面提高竞争能力。一是进一步改善对外交通条件。重视跨区域间大交通网络研究,着力解决洞头区域对外铁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南北片区连桥等交通短板的制约,积极研究瓯玉高速的可行性,使洞头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再提升一个层级,畅通进入洞头的台湾商品的对外通道。二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配齐配强同心小镇建设营商专员,对台商投资企业实施全程代办,开设绿色通道,实现“一次都不跑”;邀请、组织海关以及专门窗口人员到相关对台口岸进行考察、取经,促进审批理念转变、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效率提高、通关速度加快。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保障。要切实加强半屏岛和中心渔港周边核心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确保台湾创业群体日常生活服务需要。

  (四)着眼长远发展需要,开通两岸客轮直航。根据发展态势,积极谋划洞头-台湾客轮直航。政策支持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台办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实现状元岙港区对台客运直航首航,使之成为发展浙台关系的重要窗口。港口发展方面,要充分依托全省海洋港口资源大整合的平台机制,全面加强温州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发展,按照“错位发展、各显特色、优势互补”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和培育特色产品和优势航线。基础配套方面,要依托直航航线和定期航班,大力发展对台贸易,大力完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配套,适时启动专用客轮码头规划调整建设,全力优化港口通关等软硬条件,加快完善港口查验设施,打造一流便捷畅通通关环境。航线开辟方面,要引进旅游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优势,吸引有资质的旅游企业参与直航航线的市场开发,依托两岸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渊源,将旅游、探亲、寻根等有机结合,打造精品航线。

  区政协领导班子 王文胜 张释忠 叶明久 郭杭峰

  (作者系洞头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