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汲取殷殷嘱托中的奋进伟力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4日 来源:温州日报

  韩佰军 杨效泉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先后23次深入温州视察指导工作,就温州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批示,提出了许多殷切的期待和嘱托。

  这些极具前瞻性、地方性的战略实践,这些极富人文性、人民性的深情寄语,彰显了习近平同志主政一方的战略思维和政治素养,凝结了习近平同志为公为民的高远志向和深厚情怀,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在地方的先行探索,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体现。

  “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

  2002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总结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续写创新史”,既是习总书记对温州历史成绩的总结和肯定。众所周知,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自主自发地探索市场经济,诞生了全国第一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全国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等众多“全国第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温州模式”。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温州的实践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温州的发展路子也就是浙江的发展路子”。

  “续写创新史”,更是习总书记对温州未来发展的祝福和期许。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挑战考验,温州正处于“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重要关口期。如何在深度重构、深刻变革的新发展格局中保持定力、逆势而上,是温州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而“续写创新史”正是解锁这道“时代之问”的关键钥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过去,温州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积累了不少成绩和经验。可以说,创新是温州的根与魂。迈上新的赶考之路,对照省委赋予“全省第三极”的定位要求,对标杭甬“双城记”的标准标杆,对表自身过去创新史的辉煌成就,温州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这一牛鼻子,保持住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以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为抓手,高站位、高水平贯彻落实创新发展首位战略,让创新之风再次氤氲瓯越大地,把温州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创业热土。

  “进一步发扬光大这种精神”

  2002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温州调研时表示:“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是浙江的一笔宝贵财富,‘浙江精神’就包含着温州人的精神,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扬光大这种精神。”2006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莅临温州调研并重申:“温州人向来都有一种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的创业精神。这是温州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的宝贵财富。”习总书记关于温州人精神的表述,充分肯定了温州人精神之于温州、之于浙江的重要价值。

  温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和近1700年城市建设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是根植于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尤其是在倡导“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事功思想的永嘉学派的涵养下,温州人形成了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造就了善于创新创业的精神特质。虽然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对于温州人精神的定义及看法不尽相同,但深蕴其中的内涵价值却始终是一脉相承的。作为广大海内外温州人在长期奋斗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温州人精神渗透于温州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成为温州乃至浙江不断攻坚克难、赶超跨越的强大文化基因和宝贵精神财富。

  最是精神有力量。历久弥新的温州人精神,同样具有穿越时空、闪耀时代的精神伟力。迈上新的赶考之路,温州要想再续荣光、再创辉煌,同样需要赓续和弘扬温州人精神。

  一方面,要保护好、发展好温州人精神的文化母体,做大做强温州学、山水诗、永嘉学派等具有温州特色的人文研究,加快推进《温州大典》编纂、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千年古城复兴计划等重大文化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成果。

  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温州人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地发挥温州人精神激励人、影响人、铸就人的能动作用,让温州人精神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等新时代新实践中绽放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

  2002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温州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上世纪末,拥有700多万人口的温州仅有3所高校。对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走一条具有温州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2006年5月,浙江与美国新泽西州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2006年11月,习近平同志亲临温州大学,对两校合并之后温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自此,温州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到11所,大学生数量从不足1.5万人增长到超过12万人,构建起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根本要依靠高等教育。多年来,温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也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发展动能。面对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奋斗目标,对表千万级常住人口和百万级新增人才的发展指标,温州在人才规模、高层次人才引育、原始创新能力等核心领域依然任重道远,依然需要紧紧依靠教育、需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其实,续写创新史、传承温州人精神、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更好地创新;有了创新,以创新为内核的温州人精神才能得以传承,温州创新史才能得以赓续!

  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24849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韩佰军,温州商学院;杨效泉,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