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社会宣传 -> 典型人物  -> 正文典型人物

【2009十大感动温州人物】杨余律:一位老人的乡土情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我将在有生之年,把我所有的工资和孩子们孝顺我的钱,除生活费外全部捐献给社会。”在昨天全省侨联工作会议期间举行的杨余律事迹专场报告会上,今年63岁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侨眷杨余律,向与会者许下了这个庄重的诺言。一时间,会场内掌声雷动,人们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向这位至今向社会捐款捐物已经超过200万元的老人,表示出由衷的敬意。

  杨余律是瑞安市桂峰乡人,从1992年至今,他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无私捐献给当地的公益事业,去年“七一”前夕,他还一次性缴纳党费10.111111万元,一时间被传为佳话。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被他的爱心所感动,作出了批示:“杨余律同志事迹感人,体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建议浙江省侨联进一步组织力量挖掘整理杨余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境界。中国侨联转发号召各级侨联、广大归侨、侨眷学习。”

  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激励一位普通共产党员,10余年来只有付出而不求索取?

  帮助乡亲摆脱贫困,是他最大的心愿

  桂峰乡离瑞安市区近60公里,四面环山,道路崎岖,是瑞安市一个相对贫困的乡。“竹篾当灯草,火笼当棉袄,番薯丝吃不饱”是曾经对当地最形象的写照。穷则思变,一些敢闯世界的先辈,漂洋过海,去西欧另辟天地。

  杨余律1965年从半脱产干部做起,到乡团委书记、乡党委组织委员、乡党委副书记,一干就是20年。1984年1月,他送长子杨正超出国,两年后返乡,并从民政助理员、乡公安员兼司法助理员从头干起。官越当越小,很多人不理解,他却说:“对我来说,不是职务高低,工资多少,我应该多为家乡建设出力。”

  “多为家乡建设出力”,不是说说的空话,杨余律从国外回乡后的“退守”,他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法。1992年春节后,湖岭至桂峰的公路一期开工,造路是桂峰几代人的梦想,也是杨余律久久的期盼。他当即带头捐了5000元。此时,他几个孩子在国外的事业都刚刚起步,还没有能力资助家乡的建设,这5000元钱,是杨余律夫妇4年养猪的积累。

  1999年5月,桂峰公路要浇柏油了。在动工募捐会上,杨余律捐出7年省吃俭用攒起的10万元,他说,自己就盼着有一条平整干净的柏油路,侨胞们回来也高兴。他威信高,又有榜样效应,半天时间,百余万修路资金的缺口就给填平了。从此以后,杨余律的捐款热情随之高涨,乡里开发风景区、造自来水厂、建综合场馆,他都是1万、几万地出手。他还先后给东坑山老区捐款1万元;宅西村修建文化活动场所,他把儿子寄给他治病买药的1万元捐掉了;前年,坳后村翻修村委大楼,他主动募捐;乡里造敬老院,他又带头捐款数万元。这十年来,包括几次大笔的党费,他夫妇捐献现金已超过100万元。

  捐款超过200万,是他设定的目标

  从捐出第一笔钱开始,杨余律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捐款目标:200万元。到了前年夏天,他累计捐款已经超过100万元,但离他的计划还相去甚远。

  如何把这个计划尽快完成?去年,他听乡干部说起,桂峰作为侨乡,却没有一个侨联活动场所,听了这话,杨余律突然想到,何不把自己家新建的有900多平方米的新房捐献出来,搞成一个集住宿、学习、活动于一体的侨联中心?晚饭时,老杨和老伴提起了这事,老伴无语,她明白老杨的心思,但是,在这样的山上造出这样的房子,委实不易,且不说造价50多万元、实际价值远远不止100万元的财产,3年的心血投入,她就难以接受这次捐献。但是,老杨的心愿她却不能置之不理,最终,她还是点了头。

  新大楼是1999年为迎接新世纪,儿女们汇过几笔款子后新建的,当初的三层楼,就搞了一年多。2001年春,儿子们又汇款回家,说是三层楼算老大的,另给老二盖新楼。这些年儿子们钱未少寄,孝心深沉,老杨夫妇不畏艰难又在公路边溪岸的向阳处,批建900多平方米的五层楼。现在把房子捐出去,孩子们会怎么想?第二天,老杨就把电话打到意大利,打到荷兰。儿女们没意见,老大支持父母的善心,老二与媳妇也一个心思:只要爸妈健康、舒心,一切听老人的。去年10月8日,杨家把五层新大楼捐给乡侨联。消息传开,乡亲们为杨余律夫妇的善心义举击节赞叹。而老杨“捐款200万”的夙愿,也终于实现。

  奉献一片爱心,是他努力的方向

  超过了200万元的捐献,照道理说老杨可以歇一歇了,并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富足一些。但是,老杨偏偏没有选择享受,也没有停止他奉献的脚步。

  我们来到老杨的家采访,时近中午,打开他家的菜橱,只见一碟咸笋干,一碟咸乳方,半碟早上吃剩的豆腐。家里摆着四双穿破了的布鞋与解放鞋,这是他夫妇的劳动用鞋,不到不能穿,他们不会轻易丢弃,这就是捐出200多万元巨款的杨氏夫妇,在这个山上过着自己节俭的日子。

  对自己小气,做好事他却很大方。2003年,他交了1万元的党费,2004年,他又交了1万元党费,2005年,他交了1.1万元党费,去年,他一次党费就超过了10万元,用了7个1,表达了自己对党的忠诚。

  杨余律说自己捐款有个原则,就是发现有困难群众,乡亲有难题,患重病等,他“基本都帮”,决不吝啬。至于他们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甚至有些寒酸,却是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站在桂峰乡政府放眼远眺,只见梯田泛金,竹木吐翠,山间一派安居乐业景象。记者在想,如果多一些像杨余律这样的热心人,贫困山区面貌的改变,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