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文化艺术 -> 文艺动态  -> 正文文艺动态

永嘉昆剧团《荆钗记》阔别三十多年再次上演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0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时隔三十多年,永嘉昆剧团传承版《荆钗记》于6月8日又一次搬上舞台。尽管早在2010年该剧团曾邀请张思聪、杨小青这对“黄金老搭档”排演过“时尚向经典致敬”的时尚版昆曲《荆钗记》,但2015年,剧团还是决定,要复排传承版《荆钗记》,这一决定源于2014年的一次大胆尝试。

  2014年,对于永嘉昆剧团,可以说是特殊的一年,剧团在这一年排演了昆曲剧目《墙头马上》,不管是导演、音乐、舞美、灯光,还是大大小小的演员,全部来自永嘉昆剧团。这一改变可不简单,是十几年来的第一次。而在这之前,永昆排演的戏基本上是永嘉出品,永嘉制作,却并非全是永嘉昆剧团自产,最重要的行当(尤其是生角)几乎不是剧团自己人,如《琵琶记》、《折桂记》、《白蛇传》借了山东省临清京剧院的马士利,《荆钗记》借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周雪峰,《金印记》借了北方昆曲剧院的王振义,《张协状元》借了上海昆剧团的胡维露。排演这些戏的导演更无一例外的为外聘专家。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全国知名导演、演员的加盟,使得作品的艺术水准提高了很多,在参加全国各类艺术赛事中屡屡获奖。但长期这样运作,难免使永嘉昆剧团流失其独特的个性,永嘉昆曲丧失其独有的艺术价值。更为痛心的是,不惜花血本打造的剧目随着主要演员的离开,往往马上陷入到长年停演,面临封箱的尴尬局面,不能成为剧团送戏下乡的常演剧目。而且长期外聘演员,导致剧团年轻一代的演员得不到更多舞台历练的机会,不利于剧团演员的成长。

  而2014年,永嘉昆剧团排演的《墙头马上》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大到导演、演员、音乐,小到一盏灯光、一句声腔、一段曲谱的设计,全部来自永嘉昆剧团自己人,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自产、自出的作品。该剧于2014年年底在永嘉文化中心公演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让大家有理由相信,永嘉昆剧团有能力创排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进而,他们决定,2015年要复排《荆钗记》。

   《荆钗记》原为永嘉昆剧团的早期剧目,为南戏四大传奇之首,是经典的南戏。上世纪50年代,永嘉昆剧团老艺术家杨银友就因演《荆钗记》中《见娘》一折而在华东六省一市汇演中获得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初期,永嘉昆剧团老一辈艺术家们排演了完整的《荆钗记》,在全国赛事演出中,因其独特的韵味,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昆曲大师俞振飞给予此戏高度的评价。但之后随着剧团改制等原因,30多年来,当年完整版的《荆钗记》一直没有机会搬上舞台。而今年,永嘉昆剧团复排的《荆钗记》参照的就是当年的文本。通过对当年文本的挖掘整理和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回忆,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80年代初期的版本再次搬上了舞台。

   导演这出戏的是永嘉昆剧团老一辈艺术家张玲弟先生,他同时也是万俟禼一角的扮演者。而这部戏跟2014年的《墙头马上》一样,艺术指导、演员、剧目唱腔、音乐、舞美、灯光、道具、造型等全部为永嘉昆剧团人员。他们为打造这部剧动用了老中青三代人马,年轻一代的演员更是全部上马,有个别演员还一人分饰多角。除了《见娘》,其它场次的相关角色都由年轻一代的演员担演。有意思的是《见娘》一折,林媚媚饰演王十朋,黄宗生饰演王母,吕德明饰演李舅,而这三位老人都是1941年出生的老一辈艺术家,是80年代《荆钗记》兴盛时期的见证者。

  经过近两个月的排练,《荆钗记》于6月8日晚在永嘉文化中心首演。时隔三十多年后,这部由永嘉昆剧团三代人联合打造的自产自出、自导自演的《荆钗记》终于又展现在了观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