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图说温州 -> 人文自然  -> 正文人文自然

温州古亭魅力独具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3日 来源:温州日报

  温州群山环抱,地理环境封闭,从古代到近代,温州与外界联系几乎都由山路沟通。有路、行人,自然催生了遮风避雨的亭子。温州亭子建筑分布广,不论在山区、平原、海岛,还有庭院中都能见到它的影子。种类亦多,如路亭、凉亭、湖心亭、井亭、碑亭等。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温州古亭数量达492处,占普查登记总数的5.26%。历史上温州古亭的总数没法做精确的统计,文字记载也相对有限,大多只是作为建筑或其他事物的一个附属加以记载。

  历史上的名亭

  南朝宋人郑辑之《永嘉郡记·瓯水》云“水出永宁山,行三十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此中,“有亭”,不能确认此亭即是东瓯国时期的亭子、路亭,只能说是在南朝宋时依然存有亭子、路亭,疑为东瓯国都城的遗物。这应是温州记载最早的古亭。

  南朝刘宋时,谢灵运在永嘉郡守任上,写过《游南亭》《过白岸亭》《北亭与吏民别》等诗均有记载。据明弘治《温州府志》:“南亭,在府城南。”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白岸亭:在楠溪西南,去州八十七里,因岸沙白为名,亦谢灵运游赏处。”“北亭:在州东北五里枕永嘉江。”

  从各种史料记载可知,南朝时期温州建亭已非常普遍,城内外、乡间都有。还可以大胆地向前推测早在东瓯国时期,温州地区已经有亭这种建筑的存在。越到后期,亭这类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各式各样的亭子,尤其是明清以后,石亭、木亭很多,材料上砖、石、木、竹亭或单一或组合出现,形成了类型众多、材料各异、装饰丰富、形体复杂的亭子建筑。温州地区台风多,因亭结构简单,易遭台风摧毁,故多有复而再建的记载。以上记载的古亭,目前原貌基本不复存在,或不可考;或只见遗址;或已仿古重建;唯一大观亭,基本保持清代格局。

  古亭种类繁多

  亭,是我国建筑中的“特产”,历来就是“有顶无墙”的特征。它是建筑上的一个小类型,一般不构成建筑的主体,只是作为配角,却往往能丰富空间布局,提高人们视觉的兴奋度,从而成为观赏点。温州地区的古亭,也是如此,不仅能作为休息处、观赏点,其本身也能造景、点景。

  温州的古亭属于南方特色的亭子,不同于北方那种粗犷、浑厚、稳重型,而是同我们江南山水一样,娟秀、纤巧、飘缈。温州的古亭,砖、木、石结构都有。

  温州地处浙南沿海,背山面海之地。山多,自然山路多,路多而长,便出现最常见的路亭,供游人停顿歇脚,这便是温州古道路旁的路亭。

  道路人来人往,常年在外的游人不免想念家人或出门办事给自己祝愿,此时山路边、古道通衢的村中心等便出现祭祀、祈福的三官亭、观音亭、关公亭等。

  古道上往往津渡多处,便出现渡亭、渡船屋。古码头往往渡亭两岸对应而生,方便游人等候船只摆渡津口,亭子近渡口又远离水患之地的台地岸边。

  有一种亭,是目前新建最多,也保存较好的亭子,它便是园林中的亭子。这种亭环境优美,位置绝佳有的位于山顶、山腰、山脊、山体岩洞;也有临水、溪边、湖畔、岛上、桥上以及平地的;有凌驾于假山之巅的;也有藏于密林深处的。园林亭子不仅点缀了园内风景,也突显园主人的个性追求。

  也有一些亭用于遮蔽其他事物,他只能视服务对象而定,如井、碑亭,则覆盖井、碑之上。

  还有一类在墓范围内,如享亭、更衣亭等,则建在近墓处或墓区入口。如北宋理学名臣瑞安人谢佃墓享亭的遗构,位于谢氏墓前,4根石柱用材较粗。

  此外,温州历史上也有用茅草稻草等结顶而成的古亭和用竹编织成的古亭,但现已无存。

  承载民俗文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道出了多少游子情怀,多少人世沧桑。古亭,不仅仅是精美的建筑物,亦成为我国源远流长文化中的艺术象征,东方建筑的语言。在温州,古亭从开始的选址到以后的功用,都与当地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几乎是把全部的价值观都融入到里边。“亭”,有“停”意,人来人往,见证着历史。温州地区的几乎所有亭子,都有此项意义。如乐清市百岁亭,建于民国时期,纪念一对老夫妇百岁而建立,该亭位于两地必经之路,每逢市集为赶集人提供不少方便。“亭”,也有“住宿”意,过客或主人,在亭中住宿,此处也是生活场所,经历多少悲欢离合。含有住宿用途的亭子,实际上也俨然为房子,在温州地区的文成、泰顺、永嘉等地目前都有遗存。

  温州古亭还有一些特色纪念文化。如龙湾区海思亭,是为了纪念时任温州道台的童兆蓉救灾事迹。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台风携浪,冲决灵昆大堤,雨水吞没海思村和新塘段,淹没田园,冲毁屋宇,百姓流离失所,饿死20余人。台风后,温州道台童兆蓉接到当地乡绅李兆西、郑嘉周的灾情报告,立马来灵昆查看灾情,并拨款赈粮,修筑堤坝。光绪三十年(1905)夏,当地人民为感谢童道台,建成“童公亭”,亭内塑童公像,亭旁立“深思碑”,记载童道台功绩。亭内楹联“追思辛丑六望天降风雨潮淹灵昆遭大害,纪念清时童公职掌道台周济殃民报洪恩”。

  金豪杰 郑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