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温州宣传信息  -> 正文温州宣传信息

温州宣传2015年第41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9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瓯海区以“百姓文化”筑起农村精神文明堡垒

  □乐清市“三大工程”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成县“三味”飘香添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平阳县“好家风+”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简讯】

  □市委宣传部建立嘉奖通报制度

  □鹿城区入选浙江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市、区)

  瓯海区以“百姓文化”筑起农村精神文明堡垒

  瓯海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注重融入“百姓文化”,通过让百姓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打造农村文化乐土,筑起农村精神文明堡垒。

  一、凝聚最美力量,引领百姓参与文化。一是根植“最美”土壤。把最美教育纳入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开展“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通过“道德讲堂”“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最美”文化氛围,让未成年人在“最美”沃土上茁壮成长为“最美”接班人。二是齐奏“最美”旋律。先后开展“最美村居干部”“最美护河卫士”“最美计生人”“最美志愿者”“最美基层文化使者”等系列评选活动,挖掘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让身边的最美人物引领向善之风。三是劲吹“最美”暖风。发挥最美人物示范引领作用,成立宋大姐帮教室,由“最美”人物担任失足学员的“代理家长”,走进看守所开展“关爱课堂”等活动,悉心呵护失足少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重新在温情中快乐成长。

  二、演绎城乡文明,引领百姓创造文化。一是文明大戏“百姓唱”。以村为单位,组建如新桥文化社团越剧社、潘北书法协会、沈岙中青年舞蹈社团等民间文化社团,通过百姓亲身参与和自办文化活动,涵养百姓心田,提升文明素质。二是百姓舞台“百姓演”。以“共创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仙岩北村百姓舞台发出“招贤令”,由村民担任晚会“明星”,上演一场别样的“村晚”。通过村晚“文明指挥棒”,唱响乡村“文明交响”,文明花开遍地香。三是道德故事“百姓讲”。将年度感动瓯海十大人物、道德模范、青年十杰、身边好人等事迹整理成册,组建道德模范巡讲队进基层宣传,以身边好人事迹为题材,用百姓语言来述说道德故事,传播正能量。

  三、打造文化坐标,引领百姓享受文化。一是文化长廊忆村史。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底蕴,以村落文脉和先贤故事为引领,构筑杨宅村侨文化展示馆、白象村塘河文化展示馆等村民集体记忆场所,打造村史廊、民风廊、公益廊、励志廊等文化长廊展现村落魅力,点亮村民精神生活。二是公益墙绘述文明。以墙绘为载体,组织艺术志愿者用画笔精心描绘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五水共治等宣传内容,让墙面成为“文化大餐桌”,绘就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风景线,温润村民的心灵。三是文化礼堂聚精神。推出文化“菜单”服务,根据“百姓点餐”进行“文化大餐”配送,通过开展礼仪活动、道德讲堂和政策宣讲等,让村民感知礼仪、乐享文化、品味生活。今年以来,共开展礼仪活动50多次、道德讲堂260余场、宣讲150多场。

  〔瓯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市“三大工程”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乐清市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和“道德引领”等“三大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打造美丽新农村。一是扮“美”村庄。邀请专业团队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梳理出1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和105个精品村。目前已完成虹桥乡野文化风情线、清江山海水乡风情线2条精品线建设和41个精品村建设。二是画“美”环境。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农房改造集聚、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五水共治”、“四边三化”整治等环境整治工作,创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307个温州市级生态村。三是做“美”产业。重点打造北塘果蔬基地、筋竹涧农业观光园等现代农业庄园和南岳休闲渔业、仙溪农家漂流等农(渔)业服务业,带动广大农户走产业致富之路,涌现了一批特色产业观光旅游村,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二、大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提升农村新高度。一是紧盯文明村镇创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通过示范推、典型带、政策引、结对帮、资金扶、考核促等有效措施,创成1个全国文明镇、1个省级文明街道、5个温州星级文明镇和6个省级文明村、103个温州市级文明村。二是聚焦文明单位创建。开展文明单位“五个一”创建活动,创成全国文明单位1家,省级文明单位30家。开展“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目前已有154个文明单位和132个行政村结对共建,2013年以来开展各类宣讲398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99期,新建文体活动场所294个,为结对村办实事402件。三是着眼文明社区创建。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和幸福社区创建评选活动,大力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目前已创成3个省级文明社区、7个温州市星级社区,创成“4星”幸福社区3个、其他星级幸福社区8个。

  三、大力实施“道德引领”工程,倡导文明新风尚。一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如清江镇鲤鱼山村“村规民约”规定农村“白喜事”殡期不能超过5天,酒席不能超过20桌,禁止给送葬宾客分送毛巾,出殡途中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等。二是开展民间道德评选。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民间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如大荆镇大井头村99岁杨奶奶自掏腰包设立“杨奶奶道德风尚奖”,用于奖励5位孝敬长辈、家庭和睦、邻里和气的“好媳妇”。三是举办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连续4年举办公民道德公益论坛,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等主题,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三味”飘香添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成县通过举办文体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激发暖心情怀,使“文化味”“墨水味”“人情味”尽情飘香。

  一、文体活动满足精神需求,飘香“文化味”。一是草根文艺进农村,尽显文艺细胞。通过市民文化节、文化礼堂“相约周日”活动等平台,发动农村草根文艺队伍参与好声音大赛、广场舞大赛、“爱我家乡”才艺展演等赛事,扎实开展文艺演出、广场舞演练、叶氏太极拳表演等活动。二是体育活动进农村,激活运动细胞。举行趣味运动会、生态运动会、民族运动会等体育赛事,设置厨艺比拼、拔河比赛、挑担子、摘水果、插秧、押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吸引农民热情参与。三是影视戏剧进农村,传播红色细胞。通过送电影下乡、露天影院、文化礼堂视听播放等观影活动,选送《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筑梦中国》《让党旗在浙江农村基层高高飘扬》等红色影片连续展映,传播“红色文化”。

  二、宣传教育提升知识内涵,飘香“墨水味”。一是理论宣讲常态讲。深入开展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讲活动,增强群众对依法治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二是知识普及贴近讲。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知识技能需求,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毒品预防、防溺水、食品药品安全、亲子阅读、气象防灾等系列知识普及活动。三是文艺辅导生动讲。推动各类文艺协会举办美术、书法、器乐、戏曲、排舞等文艺培训,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各农村文化礼堂还面向少年儿童开展剪纸、画画、歌舞、二胡等普及型文艺基础知识辅导,促进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暖心情怀营造良好氛围,飘香“人情味”。一是乡贤回归聚财力。开展“知侨情、解侨忧、牵侨手、聚侨心”系列活动,引导华侨热心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如2015年玉壶镇华侨侨眷共助力“五水共治”认捐1000多万元。二是最美巡讲充能量。在典型选树的基础上,组建了“最美文成人”“最美家庭”故事巡讲小分队,深入乡镇、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宣讲“最美故事”,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三是孝道文化亮风采。建设“孝文化展览馆”“孝廉文化一条街”“孝文化墙绘”等场馆设施,开展孝文化主题文艺创作、文艺巡演等活动,倡导孝老敬老优良风尚。

  〔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好家风+”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平阳县充分利用家风建设,形成“好家风+践行”“好家风+定制”“好家风+延伸”三种模式,促进精神富有。

  一、“好家风+践行”,惠民生。一是从党员干部配偶入手。组织全县50余位乡镇、县机关单位“一把手”配偶赴温州开展“廉政好家风”警示教育。二是从未成年入手。依托学校道德讲坛、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经典诵读。开展“家风”惠民活动,如腾蛟镇成立林氏奖学奖教基金会,2年资助350名寒门学子。从天命老人入手。创新实施村级“家风”养老制度,以万全冯宅村为试点,为60周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免费健康检查;对7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集中供养,让老人在居家养老中心享用每日三餐,同时,每月发放200元补贴,在重要节日发放100元慰问金。

  二、“好家风+定制”,扩影响。一是突出媒体“领头羊”作用。推出《家训佳话》《平阳•苏氏宗亲网》,挖掘家风典型、经典家训、家风小故事等,动员“网络大鳄”“微博大V”进行推广。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超50万次,转发量超1万次。二是凸显平台“虹吸”效应。开展文明家训征集活动,分别收到家训标语和故事1200多条和156篇;邀请苏步青先生哲嗣苏德洋教授寻根平阳,到平阳中学讲述苏家家训,并在县级媒体进行转播。三是“草根”宣传“上规模”。归纳整理优秀家训,集结成册,并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介绍其姓氏的来源。如把《鸣山家训》《苏家家训》等分发给各家各户,收藏在图书馆、文化礼堂等处供访客游人浏览阅读。在55个文化礼堂设立家风家训墙、民间道德廊,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同时,依托文化节、横阳讲坛等,邀请“好家庭”介绍各自家训,促其共勉。

  三、“好家风+延伸”,育民风。一是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把家风教育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并由最能诠释优秀家规的典型模范定期开展宣讲活动。目前,全县已有200多个村着手制订。二是以选树创评为媒介。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五好家庭”“书香家庭”评选,评选出以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管家公”徐丕同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以祭祖、敬老、祈福等民俗活动为契机,将家训搬上舞台,用吟诵、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让“好家风”相互熏染。三是与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灌输“家风”理念,动员“名门望族”、基督教徒、普通村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如南雁坎头村陈氏家族2000多人慷慨解囊承担文化礼堂建设费用,萧江镇显桥村文化礼堂由村民筹资百万共同新建。

  〔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简讯〕

  ◆市委宣传部建立嘉奖通报制度。近日,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标杆,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营造“讲奉献、比贡献”“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市委宣传部专门制定了《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嘉奖通报制度》(温宣办通〔2015〕6号),决定对符合以下六种情形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嘉奖通报:一是在服务和推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中,有突出表现的;二是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中,成效显著,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的;三是成功争取国家、省级试点在温州开展,取得重大突破的;四是因工作突出而推动省级或省级以上现场会、交流会等在温州召开的;五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造的典型经验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六是在其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目前,已对今年以来在信息工作、文化产业、网络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3个先进团队和3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嘉奖。

  〔干部处供稿〕

  ◆鹿城区入选浙江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市、区)。近日,鹿城区入选10个“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名单,成为温州市唯一一家荣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近年来,鹿城区抢抓浙江省文化产业十强区创建和时尚城区建设的契机,走出了一条“文创产业标杆之区”的高位发展之路。2014年,全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8亿元,目前拥有文化企业2000多家,其中主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3家,还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2个省级园区、基地,5个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数量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在发展文创产业的过程中,鹿城区制定了一揽子时尚产业实施方案和“三转三”政策,将服务业专项资金向文创产业倾斜,每年2500万元文化强区专项经费中就有5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文创产业发展。同时,结合“三改一拆”和城镇低效用地开发试点等系列工作,有针对性地布局一批文化产业园,支撑文创产业发展。此外,还针对中小微文创企业资金瓶颈问题,在白鹿洲古玩市场探索建立艺术品交易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文创产业投融资渠道。

  〔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201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