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宣传动态  -> 正文宣传动态

全市宣传系统比学赶超活动走进龙湾:对标比拼聚共识 助力打造“铁三角”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日前,全市宣传系统比学赶超活动走进龙湾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率队,就龙湾区的文化产业及民间博物馆建设、中小学四品八德教育、外宣基地打造、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文化礼堂建设等进行观摩考察。在比学赶超中追寻发展秘钥,在标杆指引下迈开发展步伐,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中心的贡献率和惠及民生的获得感。

  “赛马场”上看——

  项目升级激发新活力

  位于蒲州街道的亨嘉艺术中心,曾是一家“脏乱差”的老厂房,如今化身集公共艺术雕塑园、美术馆、艺术品收藏展示馆于一体的跨界艺术“联盟”,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雕塑令考察团成员“沉醉”于艺术海洋中。瓯塑匠人曹吾庆在亨嘉艺术中心工作了3年,他说:“在这里,新老‘手艺人’的混搭,让传统瓯塑得到创新发展,产品也更受市场欢迎。”

亨嘉艺术中心

龙湾城市规划馆

瑾瑜白鹿堡

  龙湾文创产业的更新升级是比学赶超活动“赛马”比拼的上佳注脚。得益于其掀起的比学标杆热潮,龙湾区去年走过的几个考察点,收获不少成绩和荣誉。比如文昌创客小镇拿下“省级特色小镇”称号,成为青年创业的热土;红连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中国产业园运营”第一股……尝到甜头的龙湾区,正以转型蝶变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考察点之一的瑾瑜白鹿堡就是典型样板,这里原是大森鞋业企业厂房,仅用了7个月时间,退二进三改造而成,目前已成为浙南最大的进口红酒贸易和服务商业流通平台。另外,新建的位于龙湾中心区的城市规划馆,采用先进的展示理念,演绎龙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为全方位展示活力龙湾的外宣窗口。

  今年比学赶超活动本身也实现了升级换代,从去年的“比拼项目”升级到“比项目、赛线路”,按照“四比四赛四评议”的要求,将精品项目连点成线、全域推进,打造可看可学的工作“精品线”。

  “练兵场”上看——

  宣传铁军的精气神

  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比拼。考察团成员既为龙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点赞,也给自己打气鼓劲。几名来自乐清市委宣传部的干部作为“编外”成员,一路尾随考察团学习取经。其中一名同志说:“每个月的比学赶超活动,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部里的同志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要把宝贵经验学过来,带回去。”

  今年以来,比学赶超活动吹响了淬炼宣传铁军的号角。几站走下来,各地主动拉高标杆、对标先进,对照任务书、紧盯时间表、撸起袖子干,通过工作亮点的展示,在传导工作压力的同时,展现出了宣传铁军奋发向上、干劲十足的良好精神状态。龙湾区委宣传部干部张蓓蕾已经连续两年参加比学赶超活动,她说:“两年来,深切感受到比学赶超给龙湾宣传工作带来的惊人变化。通过这个活动,加深了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我们自己也在谋项目、干工作等方面得到蜕变和成长。”

青山文化礼堂

  据悉,今年全市宣传系统将推出基层宣传工作“双百”培育计划,按照“一名先锋模范带动一批宣传干部”的思路,在县、乡、村三级重点培育百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项目和百名先锋模范,真正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宣传干部强起来。

  文化惠民广场——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宣传文化工作的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惠及民生。

  在永强供电公司的永电文化俱乐部,下设的书画、摄影、健身等协会常年打开大门欢迎群众参与。俱乐部还将新青年下乡活动融入其中,为广大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我们打造‘不设围墙’的全民文化服务站就是想让更多人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服务。”该俱乐部工作人员郑小良颇有感触。作为比学赶超的“标配”,精彩的“村晚”在青山文化礼堂热闹上演,给老百姓送上文化盛宴。村民陈仕凌带着家里的小孩一起来看,他说:“节目给我们演为什么要治水,我觉得治水很有意义,蛮有意思。”

永强供电公司的永电文化俱乐部

龙湾职业技术学校

  此次考察点之一龙湾职业技术学校立足“厚德长技、修身立业”,引导学生在掌握技术专长的同时养成良好道德修养。学校在做好“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的同时,自我加压,担负起全区诚信书架和诚信“书巢”试点建设。目前全区在龙翔湖主题公园、永昌堡、瑶溪钟秀园、青山社区等地设有“书巢”50多个。“书巢”成为继城市书房、农家书屋之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作为贯彻落实中宣部部署的深化“基层工作加强年”的重要载体,“学标杆、谱新篇”宣传系统比学赶超活动紧密结合温州“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治水剿劣”“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等中心工作,推动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惠及更多群众,为温州打造浙江“铁三角”、再创新辉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