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图说温州  ->  人文自然  -> 正文人文自然

黑皮肤里的“中国心”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5日 来源:温州日报

  为期三天的浙江省第八届故事会上周在我市瑞安举行,在众多登台展演的选手中,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黑人小伙王汉(中文名)给观众带来了大大的惊喜。

  王汉是非洲加纳人,现为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一学生。在之前举行的温州市首届故事会比赛中,王汉拿到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从而获得了参加省故事会的资格。

  今年28岁的王汉说,他在温州呆了7年,与很多温州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中国,爱上了温州这座滨海城市。

  原来,中国不是他小时候看过的《西游记》

  上周,在温大国际教育学院楼下的咖啡厅内,我见到了王汉。他头戴蓝牙耳机,穿着时尚,正在上网。我们全程用中文交谈,王汉毫不怯场,各种成语和网络流行语信手拈来。

  王汉说,他对中国最初的印象是从四五岁时看的电视剧《西游记》,剧中的神魔世界、高深功夫对王汉产生了深刻影响。后来,成龙、李小龙等功夫明星的电影他一部不落,所以,在来到中国之前,他心目中的中国人是人人能文尚武,个个飞檐走壁。

  与所有渴望独立的不羁少年一样,长大后的他希望能出国读书。见识不一样的世界,而母亲挚友的两个孩子都在温州医科大学读书,他们对在温州医科大学求学时的生活的描述与夸赞,以及母亲希望他今后成为医生的理想,让王汉作出了来温州医科大学读书的选择。

  王汉中国行的第一站是广州,飞机一落地,他被眼前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震撼,才知真正的中国并非电影中那个极具异域风情的武侠世界,而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刚到温州,王汉感受到了由于文化隔阂造成的偏见——“那是2012年,可能是因为茶山大学城的居民几乎都没见过我们黑人,更没有与我们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的经历,对我无比好奇,不断用奇怪的眼神看我”,这种感觉在坐公交车时尤甚,为此,有段时间,王汉不得不在上公交前“全副武装”,带上帽子耳机,以逃避这种眼光。也是因此,他在有经济能力后便立刻买了一辆轿车。当然,随着温州的日益开放,如今外籍人口来温工作学习早已不是新鲜事,当初的那些偏见和惊异也早已消失。

  但是,在温州生活了七年,王汉还是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温州人对非洲的了解非常平面化,在很多人看来,非洲是一个整体而非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他们认为非洲全境都说同一种语言,只有黑人一个人种。”近年兴起的网络直播深刻影响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王汉也紧跟潮流开设了直播账号,在网络平台上与中国人谈天说地,练习口语、了解中国文化。在直播中,他碰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提问,比如认为非洲人的黝黑皮肤是由于经年累月的日晒形成的,或是因为吃了太多巧克力,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王汉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或是以幽默的玩笑回应。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加深中国人对非洲的了解,破除偏见、促进交流。

  他真正喜欢的是中国这片土地,是与中国人的交流与相处

  这次参加讲故事大赛,王汉称自己是“无知者无畏”。当时报名比赛是因为学校老师的推荐,刚开始时王汉对比赛的积极性并不高,他虽然参加过很多艺术类比赛并获得过不错的名次,但“一个外国人参加讲故事大赛,能讲好吗”的不自信感一直缠绕着他,让他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终,站在舞台上的他,出色的表现让大家竖起了大拇指。作为一名老外,他是怎么拿下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的中文的呢?

  王汉告诉我,来到温州后,“我认为我会在这里呆很久,所以下决心学中国话。”在温州求学的第一年主要上语言课,王汉说,当时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他很幸运地碰见了对他影响极大的中文老师王老师,让他认识到了中文的魅力。

  在温州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的数年求学经历,让王汉对学校老师们的认真负责、因材施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坦言,如果不是碰到良师,他绝不可能拥有如此高的中文水平,而广泛地结交中国朋友,深入接触了解中国的生活更让他能将学到的语言活学活用。在学校里,他参加了轮滑社团,留学生的身份让周围的同学都对他充满好奇,常常与他谈天说地,而与中国同学们的朝夕相处,对他中文水平的提高帮助颇大。

  对于如何快速学好中文,王汉颇有心得:“你只知道这个单词但用不起来没有用,你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把中文结合起来,找到结合点,才能看到进步,只学不练或只练不学都只能是原地踏步。”来中国两年后,王汉就能用中文与朋友们聊天,当时他最开心的事儿之一便是听到朋友们夸奖他的中文说得好,发音标准,但如今,他再听到类似夸奖,便有些“不屑一顾”了,“这个是必须的,我在这里住了七年了,怎么可能说不好中文。”

  在学医一年后,王汉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中国这片土地,是与中国人不断的交流与相处,因此在学习药学一年后,2014年他便“弃医从文”,由温州医科大转到温州大学读国际贸易。现在已是研一的王汉对自己在温州生活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已经将温州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也做好打算,毕业后要留在温州创业,成立为温州与加纳人民相互往来如旅游、求学、经商等提供帮助的中介公司。他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为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添砖加瓦,让他的两个故乡联系得更加紧密。

  见证了温州的巨变,他希望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七年来,王汉见证了温州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初来茶山,四处施工的住宅区与校舍区,泥泞的土地、随处可见的工棚让他觉得温州的大学校园与非洲的相比,差别并不大,但数年过去,他亲眼见证了茶山镇上的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从商务中心再到万象城,各个消费综合体不断建成发展,交通设施日益发达,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让他不带现金也可安心出行……今年二月,在阔别家乡七年之后王汉再回到加纳,发现有了诸多不适应,比如说,习惯中国便捷的手机支付后,他在加纳时曾因出门身边现金不够让妹妹坐出租车来送钱“救急”。

  说到温州,王汉提起了温州话,温州话完全不同于普通话的发音让他觉得特别有意思,刚来温州时,王汉租住的房子的房东是个温州人,一口顺溜的温州话常让王汉在与他交谈时摸不着头脑。但是在温州呆久了,聪明的王汉对日常的温州话也已略知一二,“多西多”“好西好”等充满温州特色的方言在交谈中也不时从他口中蹦出。而温州人的热情好客更让他的求学生活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他说,温州朋友们热情好客,常请他到家里吃饭,或向他热情介绍中国特色美食,让他深深沉迷于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现在的他,提到鸭头就忍不住流口水,对火锅的热情更是不亚于任何一个火锅爱好者。七年的温州生活,不仅让他见识到了温州人敢于争先的开拓精神和不畏艰辛的创业意识,更让这位非洲友人有了一颗“温州心”,对自己将来在温州的立足与发展充满了信心。对现在的王汉来说,最重要的朋友就是他的温州朋友们。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王汉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礼仪,也跟着他们学了不少“生意经”。在温州生活的这么多年中,王汉也认识了不少具有独特温州气质的生意人朋友,与这些朋友的交往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眼界,拓展了他的思维,更使他萌生出了毕业后在中国经商的想法。王汉说:“我的朋友们都很好,他们真心关心你,想知道你怎么样,跟你做朋友不仅是因为新奇。”

  参加这次讲故事比赛,他选择的是《海上幽灵》,这是一个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相关的故事。王汉说,参加这次比赛,他听到了各种与中国发展相关的故事,让他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上了温州这个城市,更想在温州生根发芽,实现自己的理想。陈奕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