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党建引领 让共同富裕可观可感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2日 来源:温州日报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也是基层的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和关键所在。如何强化党建核心引领,答好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必答题,需要问计于一线,借力于数字化改革,凝聚起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政企同行矢力让“产业更强”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有产业作支撑。针织内衣是宜山最早兴起的富民产业,也是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如何让宜山产业实现“低小散”向“高精尖”的蜕变,引导宜山内衣做成全国“唯一”,让“世界内衣看中国、中国内衣看宜山”,是宜山最需破解的难题。

  只有借势而起,才能走得更快。数字经济浪潮下,我们一方面带领“两新”党组织书记“走出去”考察取经,另一方面“坐下来”反复梳理论证,为“中国内衣名镇”找出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研发、统一检测、统一物流”等“五个统一”的最优发展路径。我们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政府主导的网红基地。依托基地优势,2020年宜山内衣产业成功突围疫情冲击,快递突破9400万单,产值突破60亿元,呈指数增长。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走得更远。如果说数字化让乡村振兴走得更快,那联合发展就能让乡村振兴走得更远。为此,我们顺势打造“魅力江南·数智宜山”党建联盟,组建“码上”“云上”“指上”“格上”“网上”联盟小组,谋划“十亿强村”项目,预计全年村集体可增收1000万元,写好乡村振兴“宜山文章”。

  只有乘势而上,才能走得更久。从集聚发展的“梁宅针织小微园”,到亿元企业俱乐部的“兴南科创园”,再到全市单体投资最大的村级产业项目“水门再生棉纺提升园”,一次次实践破局,无不是宜山产业乘势而上的生动见证。我们体会到,只有干群合力、政企同行,才能让产业发展行稳致远,从而带动更多就业,稳固共同富裕的基础。

  党群同心努力让“环境更美”

  如何实现华丽转变,我们最直观、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党群同心。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曾经的宜山,因传统产业导致“棉絮满天飞”,群众人居体验极差。自新一届镇三套班子到位后,我们第一时间下村入企,听到最多的诉求就是关于环境。诚然如此,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了解群众,才能服务群众。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为。我们开启了“干部在一线下沉、情况在一线掌握、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模式,轰轰烈烈打响了环境整治“人民战争”,清理陈年垃圾10万吨,一炮打响建成区内布角料“清零”攻坚战。今年,我们又紧紧抓住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深入推进“看不见垃圾”环境整治行动,构建了“数字赋能、党群共治”平台,成效显著,获得党员群众纷纷点赞。

  服务群众,才能引领群众。一场场环境整治的硬仗下来,我们收获最多的是群众支持。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环境整治才会更高效,也更长效。也正因为凝聚了党群力量,让“最美的人”在“最美的风景”里做“最美的事情”,也让千年古镇焕发出“走过一条河,穿越一千年”的新活力。

  上下同欲聚力让“平台更大”

  迈上新征程,宜山如何进一步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唯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让优势更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宜山片区、苍南东大门、苍龙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等三重“区位优势”,提出“一二三四五”工作布局,深挖人口大镇、教育强镇的“内在优势”,谋划写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吸引更多人才业在宜山、学在宜山、家在宜山。

  着眼让平台更大,我们将优化升级网红基地这一数字经济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实现产业全链条优化延伸,助推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品牌集中、资源集约、数字集成”,打响宜山特色产业知名度,推动宜山发展由“疲”转“兴”高质量发展。

  着眼让产业更旺,6月初,在“党委+支部+党员”专班的合力攻坚下,我们成功争取到省152项目,实现多年期盼的单体10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宜山,吹响宜山二次创业“冲锋号”。目前,宜山聚力打造“十大亮点”等一批竞争力强的标志性产业链平台,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抓好全域发展。

  今年是宜山“苍南美丽东大门”建设新征程起步之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为目标,奋力交出共同富裕的高分答卷。

  林正县

  作者系苍南县宜山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