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聚焦融合发展 聚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2日 来源:温州日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温州作为浙南闽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浙江省第三大城市,已经具有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何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先行市,如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就需要温州以城带乡、工农互补,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闯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永嘉、苍南、平阳、文成、泰顺5个全省加快发展县(经济欠发达县)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温州人多地少,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

  具体表现为: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乐清、瑞安经济总量(GDP)均超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均在数千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6万元以上;而文成、泰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刚刚突破2万元,与温州全市平均(32428元)、全省平均(31930元)差距不小。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也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根据2019年数据,当年,瑞安、乐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6.4万元以上,而文成、泰顺仅为其2/3左右。另外,苍南、平阳、永嘉、文成、泰顺的城乡收入比均在2:1以上(全省2020年平均为1.96:1),而杭州、嘉兴、湖州2020年分别为1.77:1、1.61:1、1.66:1。三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数据显示,温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在2009年、2015年、2019年首超1万元、2万元、3万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在2011年、2014年、2017年、2019年首超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城乡之比相差约2倍,呈平行“分离”态势。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温州,人多地少,山区老区多,人口分布不均匀,又远距省会城市和大都市区。加上国家投资甚微,往年交通又不尽便利,存在“先天不足”,导致整体发展滞后。笔者认为,这是导致上述三大“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温州推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发展太慢“没人理”。温州要全面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以“排头兵”和“模范生”的政治担当推进共同富裕,努力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先行市,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温州经验、温州做法。

  一是聚焦融合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三区(不含洞头区)两市(不含龙港市)”要加快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定制农业;按照“农旅一体化”思路打造美丽乡村、未来乡村;通过农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实现农民增收。要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二是聚力共同富裕。优化区域合作方面,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示范带、陆地跨区域乡村振兴精品带和洞头全国“两山”实践创新海岛样板建设以及“生态休闲重点区块”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大保护工程、休闲旅游品质工程、美丽乡村升级工程、交通发展基础工程,努力将西部生态产业带打造成为温州乡村振兴“升级版”;要优化区域合作共赢机制,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要积极构建区域合作的产业体系,建立异地产业园区;要深化“千名干部联千村”活动,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帮助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良好格局。深化山海协作方面,要建立“三帮一”合作机制和协调发展新机制,组织引导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机关单位、经济强村居与重点县实施“一对一”帮扶,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增收和就业问题,使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当地群众收入水平与全市基本均衡;要学习“湖州经验”,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以及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研究所等的深度合作交流,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强化绿色发展方面,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健康养生为重点,鼓励工商资本和乡贤投身到“三农”发展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资产优势。

  陈赛宽

  作者单位:温州市经济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