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艺术  ->  瓯越名人  -> 正文瓯越名人

林斤澜百年,我们读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9日 来源:

  5月7日,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

  这是中国文坛唯一以“短篇小说作者”为评选对象的奖项,两年一届,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颁奖地永久设于温州。

  这个特殊的奖项缘于温州走出的“当代短篇小说圣手”林斤澜先生。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再次汇集温州,在共话短篇小说创作中,致敬先生!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是温州的,也是中国的。让我们在深读先生的创作和人生中,触摸温州文学的脉络和传承。

  一

  1923年,林斤澜出生于温州市区百里坊一个多子女家庭。林家有十个孩子,四男六女。林斤澜既不是最年长的,也不是最年幼的。1937年,14岁的林斤澜从温州中学初中部毕业,就开始离家独立生活。

  林斤澜的父亲林丙坤是温州沧河小学的创办人,对林斤澜影响至深。他总说:“我的父亲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办学校,办小学;我的一生也只做一件事,写小说,写短篇小说。”

  林斤澜创作颇丰。虽然被迫经历了长达11年的封笔之痛,仍然有小说集《春雷》《山里红》《满城飞花》《林斤澜小说选》《矮凳桥风情》《十年十癔》等,系列小说《门》《去不回门》,散文集《舞伎》,戏剧集《布谷》,特写集《飞筐》以及文论集《小说说小》,等等。其中,复笔之后的首篇力作《头像》,一举拿下了1981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奖”。2007年,他获得北京作家协会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林斤澜是继老舍、杨沫之后《北京文学》的第三任主编。短短三年在任期间,他着力提掖文学新人,《北京文学》数次举办作家笔会、青年小说作者改稿班,曾推出余华、刘恒、刘震云等人的代表作,发表王安忆、刘庆邦、高晓声、莫言、马原、陈忠实、张承志、苏童、潘军、王祥夫等作家的小说。他们中的刘庆邦、苏童、王祥夫、莫言等人,后来都曾来温,领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林斤澜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但汪曾祺的美文声名远播,而林斤澜相对寂寞。其作品更倾向于撕开现实的真面目,又总是用“怪味”的表达,让人看不懂。首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作家奖得主刘庆邦曾讲述一段往事:因为要参加林斤澜的作品讨论会,汪曾祺只好下决心,推开别的事,集中精力,读林斤澜的小说,一连读了四天。“读到第四天,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而且也读出好来了。”

  这种阅读的障碍,大概是林斤澜未能如汪曾祺一般大放光彩的主要原因吧。

  对于自己作品的不被理解,林斤澜曾自谦:“好比蔬菜里的芹菜香菜一类,喜欢的人就是喜欢这个味道,不喜欢的人也就是不喜欢这个味道。”也有人说,林斤澜小说写得难懂是故意为之,他就是在人为设置阅读障碍。

  不管业内外如何喧嚣,他一如继往寂寞地、以惊人的耐心,开辟着一条荆棘丛生的路。

  有媒体评价,林斤澜的小说,并非冷酷无情,而是“像秋天的太阳一样,以无情的光亮给人带来寒气中的温暖”。2019年,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章德宁在一篇长长的纪念文章里呼吁:好好读林老吧,他的那些即使只有几千字的短文,都是捧着心、凝着血、滴着泪写下的,根植精神血肉、灵魂脉息,并以一种丰饶、生动、自然、深邃的诚实,还其予深爱的世界。 

  二

  温州,是林斤澜的文学之根。

  1987年,随着以温州农村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矮凳桥风情》出版,林斤澜被文学界誉为“短篇小说圣手”。这些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兼融温州方言于其中。汪曾祺评价说:“林斤澜不但能说温州话,且深知温州话的美。他把温州话融入文学语言,我以为是成功的。”林斤澜用他巧妙的方式,把最深的乡情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他的作品抓住了温州市井中的活跃身影,刻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温州区域吐故纳新的现代风貌。在他的笔下,温州随着“矮凳桥”“鱼丸面”一起幻入文字的时空,从这片土地蒸腾出一座半空中的城,如山腰的云雾萦绕,凝视这质朴自然的市井生活,看苍生在大地上的爱与坚守。

  在研读林斤澜坎坷人生和“怪味作品”时,笔者常常想起他在《北京文学》任主编时说过的一句话:“以后,你们有拿不准的稿子,就交给我,我来拍板,我来承担责任。如果因此主编当不成了,还可以当作家嘛!”这份赤诚担当、拥抱创新,总让人想起在改革创新中跋涉前行的温州人。

  林斤澜的创作也正是立足瓯越文化,与温州人文精神一脉相承。

  林斤澜多次在作品中,表达对家乡温州的思念,“这两年日逐怀念故乡,那山深海阔的丰富的角落……”温州话特有的词汇,比如矮塌塌、平板板、影悄悄、晒晒暖、眼光光……被他运用得生动传神。作为温州人,阅读他的作品,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只要是自由的,每年,林斤澜会回温州住一段时间。每次回温,他都要在八字桥的大榕树下走走。八字桥头,那一团墨绿的大榕树,蔽着许多乘凉的人,是他特别喜爱的地方。他尤爱故乡的美食,比如炒粉干,比如遁糖麻糍。他说,麻糍,最好的是松台山脚吃到的,正宗。

  在温州,他很快活。塘河水悠悠,柔波拍打着他的心胸。风摇着两旁的树,叶子随风落下来。他也许是一条游在时间里的鱼吧,来了又去了,留给这条河永远的魂……

  斯人远去,但远去者未曾远离!

  三

  春末夏初,温州文学的星光熠熠生辉。

  琦君散文奖、寓言文学最高奖“金骆驼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接连颁发。还有刘伯温诗歌奖、谢灵运诗歌奖、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等文学奖项、活动。一批又一批文学名家闻讯而来,文思泉涌而归。

  “灵秀瓯江,山水诗源”,温州的文脉连着城脉,一脉千年,浩浩汤汤,在每一个节点,结出自己的果实。

  在经济发达的当下,温州涌现出一批活跃在海内外文坛的文学军团,包括王手、程绍国、马叙、哲贵、东君以及从温州走出去的张翎、陈河、钟求是、吴玄等等,他们频频获得全国性权威奖项。

  2018年,由浙江省作协牵头的“浙江小说10家丛书”出版。整套丛书共10册,其中5册为温籍作家作品。

  有声有色的文学“温州现象”“温州作家群”,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从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到哲贵的信河街系列,把他们俩的作品连在一起,大体能看出温州改革开放的轨迹,非常生动活泼的脉络。在温州作家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摇曳多姿的温州民间生活,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脚下这片热土所蕴含的魅力。于是,他们以“乡土”的诸多温州元素,包括温州的方言、温州的故事和温州的精神等等,运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种技法,烧沸了文学的“温州现象”这锅水,并令其持续升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地方”的温州文学书写亦是“现代中国”的书写,由“地方”而“世界”,不断生长的“文学温州”也表征了全球化时代“文学中国”书写的可能性。

  在5月7日第六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现场,一群小学生带着自己创作的课本剧走上舞台。他们来自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他们的小说单元的学习,就是在校园里林斤澜文学馆,沉浸式开展小说的阅读、讨论与习作。文学馆还专门设立一个展柜,用于永久收藏每届六年级学生小说单元的学习成果。

  林斤澜文学馆的馆名是刘心武题写,前不久,他专门来馆里讲座,告诉孩子们怎么读林斤澜的作品。

  ???????“林斤澜大讲坛”“林斤澜小讲坛”“斤澜学社”“林斤澜文学研究会”等等文化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

  今日的温州,是火热的文学厚土,蓬勃向上的时代发展,需要这种文脉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