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浅谈温州“四千精神”的视觉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8日 来源:温州日报

  林娃

  “四千精神”是温州人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团结互助的精神总结,是一种充满活力、创造力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精神的崛起。李强总理于2023年3月13日重提“四千精神”,明确指出这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然而,仅仅依靠政府的保护和宣传是不够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下,文化正在进入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即海德格尔所言的“世界图像的时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视觉转化和开发策略,以更好地在各个视觉维度上传达和表达“四千精神”。

  “四千精神”的传播现状与困境

  “四千精神”是指“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最早在1985年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描述了浙江商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展现出的敢于改革、善于拼搏、不畏艰险的品质。在国内,“四千精神”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揭示了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些学者从浙江省本土文化和创业精神等角度出发,探究了浙商文化和“四千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然而,在当前的视觉文化时代,在全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四千精神”的传播仍然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四千精神”的抽象性导致理解难题;传播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力;传播的不系统性和片面性。

  “四千精神”视觉化传播策略

  为了克服传播困境,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核心策略,实现“四千精神”的可视化传播。笔者拟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象,从视觉到空间,再到互动,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和提炼“四千精神”,以期在各个视觉维度上更好地表达和传播。

  首先,采用符号化形象为载体的视觉化设计和开发。通过研究和探索符号化形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将“四千精神”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符号。这包括通过图形、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的组合和表达,创造出能够直观传达“四千精神”内涵的形象符号。我们可以挖掘温州地区的瓯越文化和“四千精神”的文化符号,包括传统艺术、习俗、物品等,以寻找能够代表和传达其内涵的符号元素。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插画、平面设计、标志设计、视觉识别系统等,并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进行应用。

  其次,注重文创产品和文化空间的可视化应用。在视觉转化及活化利用研究中,文创产品和文化空间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符号化形象设计,我们可以探索更广泛的文创产品设计,如文化衍生品、艺术品、设计商品等,以“四千精神”为核心,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将其视觉化传达给消费者。同时,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性,使其具备市场竞争力和长久的影响力。此外,将“四千精神”的视觉化转化应用于文化空间的设计和塑造,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场所。通过建筑设计、展览布置、装饰艺术等手段,将“四千精神”的符号、图案和元素融入空间中,营造出富有文化特色和体验感的环境。这样的文化空间可以成为展示和传播四千精神的重要平台,吸引观众参与和互动,增强其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第三,注重交互和情景体验的多元融合。在视觉转化及活化利用的研究中,交互和情景体验的多元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扩展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四千精神”进行视觉化传播。通过建立网站、开发手机应用、使用社交媒体等方式,将其视觉化内容呈现给广大观众。同时,结合互动和社交功能,促进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扩大影响范围,增强传播效果。通过情景体验的创造,为观众打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总结起来,温州“四千精神”的视觉化传播策略应当注重符号化形象的设计和开发、文创产品和文化空间的可视化应用,以及交互和情景体验的多元融合。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和表达“四千精神”,使其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