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千万工程”的温州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来源:

  杨美凤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23次到温州考察调研指导,视察调研26个村(社),对温州“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温州乡村振兴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温州通过积极贯彻落实推进“千万工程”,在实践中不仅改变了当地乡村面貌,还为推动乡村现代化积累了重要基础和重要经验。

  构建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

  “千万工程”聚焦农业发展慢、农村环境差、农民收入不高等现实问题,从共建共享、城乡要素互通和同质同标的理念出发,对城乡布局和农业农村发展作出全面而又系统的思考。

  一方面从县域城镇化入手,联合推进整县提升、连线成片、特色打造,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温州率全省之先系统谋划建设未来乡村168个,探索形成特色村迭代等5种建设路径,建成省级未来乡村3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91个、城乡风貌样板区12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另一方面围绕城乡一体化开展规划设计和制度创新,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根据村庄不同的产业布局、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等,区别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发达村庄和欠发达地区等不同类型,立足地区资源优势,联合浙南生态绿谷建设,以生态资产化发展思路,打造海滨、山区、水乡等特色的乡村,构建千村千面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城乡发展失衡。

  推动乡村主导产业培育促进生态资源产业化

  在“千万工程”实践中,温州积极谋划主导产业。

  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营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通过整合分散的集体土地和资金促进村庄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的建设,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村企合作方面,创新性地打造“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新模式,推进村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的变革。政府通过鼓励不发达村庄集中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折股量化等形式与发达地区村庄进行项目联建,进一步将生态资源化促进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做好“土特产”文章激发乡村产业动能。做大做强一盘菜(预制菜)、一条鱼(大黄鱼)、一根草(铁皮石斛)、一杯奶(一鸣奶业)、一个果(瓯柑、杨梅等)、一片叶(温州早茶)等“六个一”特色产业,绘制产业链精准招商“一张图”,两年招引重大农业农村项目100个、总投资超620亿元。围绕打造东南沿海预制菜产业名城,制定“一城十链百企千亿”行动计划,打响“预制温州味、瓯菜天下鲜”品牌。坚持“一县一策”“一县一链”,做大强县富民主导产业,壮大洞头大黄鱼、乐清铁皮石斛、文成水经济、苍南番茄、泰顺竹木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乡村产业,辐射村民就业和产业发展。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促进乡村现代化

  乡村与城市在社会结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有着明显差异性,在不断实现乡村现代化过程中有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脉络。深入遵循乡村发展的规律是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千万工程”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入手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遵循着乡村发展的两个规律:一是从局部突破到整体变革。乡村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村庄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情况都不一样,“千万工程”首先从改善最突出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根据乡村事物之间的规律性打造美丽生态,再逐步进行生态经济的转变。二是从被动转换到主动改变。面对乡村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一开始是被动地去回应这个问题。后在推进过程中主动挖掘乡村规律和乡村特点,通过发展模式创新变革,温州实施乡村点亮行动,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开展农播电商“个十百千万”行动,大力发展温泉疗养、森林人家、健康养老、运动休闲、月光经济等新业态,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累计盘活闲置农房14754宗,带动农民就业4万人、农户增收8.5亿元。

  通过城乡差异化打造思路构建新型农村格局

  “千万工程”通过重塑乡村解决了乡村“成长中的烦恼”,并通过系统谋划和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打造了与城市差异化的和美乡村。

  一方面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各乡村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一直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全局性规划,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各乡村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推动“千万工程”重要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打造差异化的乡村发展方式。温州地区抓住了城乡要素融合的关键环节,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为支撑。借助各个主体力量推动乡村资源开发和整合,赋能创客经济,实现城乡要素互补,通过社会化力量、市场化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带动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收入差别不断缩小。城乡差异化打造中呈现了各自特色,建构了城乡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