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艺术  ->  文艺动态  -> 正文文艺动态

“一村乱弹”弹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6日 来源:

  青山枕碧水,滩林映古村。近日,在楠溪江国家级文化古村苍坡村邂逅永嘉乱弹精彩演出,高一腔,低一句,锣鼓声声,敲动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情怀。

  永嘉是南戏的故乡。质朴的楠溪人,骨子里就有着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忙时插秧,闲时戏文,作为耕读的延伸,日就月将,成了一种文化基因。

  南戏在永嘉上演了几百年后,自明代海盐腔传入永嘉,与本土戏结合逐渐产生了地方特色浓郁的“永昆”,到了清初,永嘉产生了包括高腔、和调、昆腔、正反乱弹、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的剧种——永嘉乱弹。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乱弹有别于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剧团,这一草根艺术还兼具强大的共富造血功能——演员来自群众,剧团由民间组建,深受百姓欢迎,年收入喜人,真正引领百姓唱响一曲致富经。

  一

  永嘉乱弹也称温州乱弹,是地方传统戏。

  清乾隆年间,永嘉应界坑村麻志钏在永嘉创办老寿昌乱弹戏馆,世代传承,至今已历八代。永嘉乱弹长期流动于农村,是百姓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民间戏曲。

  在永嘉乱弹发源地应界坑村,村口的古亭里,琴声咿呀,锣鼓声响,笛声清亮,常年都有乱弹折子戏演出。

  图片作为流传在浙南地区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古老剧种,它深藏于大山,活跃于民间,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并保持了其原真性,被称为农民艺术之火花。永嘉乱弹从劳作中转化而来,几乎所有剧班长期流动于农村演出。旧时农民们在田间作业或摇船途中还会顺口唱上几句借以自戏自娱。因此,田间地头常常满是粗犷的戏曲之声隐隐回响。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基础综合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永嘉乱弹除“打”之外,在唱、念、做方面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表演艺术体系。

  在“唱”方面,以七言句为主,兼有一定词格的长短句。永嘉乱弹曲牌不是很多,但含义丰富,格局严谨,旋律鲜明且富乡音乡味。在念白方面,永嘉乱弹由于长期扎根于农村舞台,念白有着浓重的山乡口音,且有粗野质朴而泼辣大方的风味;在“做”方面,永嘉乱弹富有生活气息,把日常生活的行为、动作形象化。通常把“做”分为“表情”和“模仿”两个方面,前者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抒发人的感情,表现人物的行为、思想、性格和喜怒哀乐种种情绪,以舞传情,表达“情态”。

  二

  2007年,温州乱弹传习所成立,成功打造了“乱弹非遗文化村”,“一村乱弹”唱响百姓“致富经”。

  打造乱弹大本营谋划大事业。立项争取上级经费,投资500多万元打造了1000多平方米以乱弹为品牌、集现代与古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俱乐部,作为永嘉乱弹大本营,集文化休闲和非遗展示等功能于一身。立足大本营,整理编写《抢戏笼》等近80本传统乱弹剧目。今年,还成功创成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永嘉乱弹乡村博物馆,老戏骨麻世才担任讲解员。

  举办乱弹文化节扩大影响力。连续举办七届大型“永嘉乱弹文化节”与民间职业剧团传统戏汇演,接待各类团队达20万人次,促进了乱弹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打开了应界坑特色麦芽糖、永嘉麦饼、碧莲早香柚等系列农特产品销路,带动百姓致富。

  坚持“传帮带”做好人才储备。着力打破国内众多剧团演员青黄不接的老大难问题,每年开设永嘉乱弹学习班和永嘉乱弹传统曲调演奏提高班,活态传承点亮“非遗戏韵”,倡导“乱弹大家唱”,近3000名爱好者参加了学习。通过设立“永嘉乱弹传承教学基地”,鼓励全县有条件的学校举办乱弹兴趣班,实现永嘉乱弹地方教材进校园,培养新苗,让乱弹传承红红火火。

  取长补短修炼看家本领。在立足永嘉乱弹自身特点的前提下,不断汲取昆曲声腔华美婉转悠长的特点,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唯美典雅的江南灵秀之气的特点,黄梅戏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的特点,秦腔口音古老的特点,力争做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同时,开展“原生态创作”,线上线下互动吸引更多受众。还在南派武打动作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汲取北派功夫动作,使得永嘉乱弹的舞台表演既好看又好听。

  多阵地多渠道演好戏。浙南地区村村有戏台,楠溪江古村落群村村有祠堂,逢年过节村村有戏演……永嘉乱弹剧团不断强化借势发展的机遇意识,赢得群众喝彩连连;乱弹进千家戏台,送戏进文化礼堂,采用折子戏形式与各地的系列文化节活动签约……戏台上下,永嘉乱弹的演出,好戏连台。

  三

  永嘉乱弹的共富“造血功能”,其秘诀在于念好“勤”“创”“合”三字诀。

  永嘉乱弹勤“漂”勤“唱”,演出足迹遍及台州、温州、丽水及福建各地。

  应界坑6个剧团有400多人专门从事乱弹戏曲,年均在各地巡回演出3000多场,年创收1500多万元。“今天下午演完这出戏,晚上我们就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演出了。”“我们其实还挺享受‘漂’这个状态,说明我们的剧团没有停下来,一直在运转,我们很享受连轴转的状态。”永嘉五朵金花乱弹剧团的演员用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漂”着去演戏的常态。“漂”与“赶”让大家对民营剧团的“勤劳致富”“执着精神”有了深刻认识。

  创新是永嘉乱弹适应时代的思维,要使剧目元素古今融合,凸显家国情怀和柴米油盐,不断为共富“造血功能”注入“新能量”。

  创新一批剧目是关键,永嘉乱弹不断创业创新,传习所创作的新编永嘉乱弹剧《徐定超倡廉惩恶》《审鹅》《永嘉太守谢灵运》《十五贯》《南宋丞相陈宜中》等,公演后社会反响良好。另外十多个永嘉乱弹小戏也正在修改润色之中,力争早日登台亮相。

  由于种种历史因素,6个剧团原先存在“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的现状,但各个剧团的负责人对永嘉乱弹的发展特别上心,为乱弹发展不懈努力。

  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是永嘉乱弹的探索之路。如今,剧团之间经常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合力创作乱弹精品曲目,在国内大赛上屡获大奖。如,乱弹《跑城》《钓金龟》分别荣获全国“菊花金奖”和“荷花金奖”;乱弹《生死牌》与全省16个婺剧、乱弹剧目同台竞技,荣获“天行杯”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