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深入挖掘“永嘉医派” 推动温州中医药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来源:温州日报

  谢瑞霞 徐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有关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论述,深刻地体现了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坚定决心。温州的中医学流派“永嘉医派”形成于南宋时期,具有鲜明的温州地方特色,是“浙派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南宋时期永嘉学派不仅辐射全国,而且对周边国家影响巨大并延续至今。明代丹溪学派盛行,导致永嘉医派湮没无闻,除代表人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其余医家的著作在国内失传,但在周边国家却得以保存。永嘉医派的理论基石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围绕陈氏弟子王硕所著的《易简方》开展研究和讨论,是其学术传承的方式。永嘉医派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挖掘永嘉医派对温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文化传承和理论支撑,永嘉医派无疑是温州中医药产业独具特色的丰富内涵。目前永嘉医派传世医著散失,虽在其他书籍中有永嘉医派相关著作信息的零星载录,但不能系统成文。除了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被挖掘整理之外,对永嘉医派其他骨干成员相关学术成果的挖掘、梳理、研究严重不足,应协同永嘉医派研究院、温州医科大学永嘉医派研究中心和永嘉医派主题馆三方力量,组织医古文专家梳理永嘉医派成员相关理论思想和著作,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挖掘永嘉医派传世医著,开创“永嘉医派”年刊和学报,拓展应用永嘉医派理论,赋能温州中医药产业。

  发展温州中医药产业还需提升国内外影响力,永嘉医派与温州中医药产业一脉相承,提升永嘉医派影响力无疑是温州中医药产业提升影响力的捷径。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石,一直指导国内中医临床实践;永嘉医派的著作传播国外,在韩日广受好评,一再抄录和出版,这些都为温州中医药产业影响力提升奠定了基础。以“永嘉医派”交流为依托,与国内外医家学者开展辐射融合交流性研究,结合海内外温州人对中医药的情感资源,可以积极推进温州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拓展国内外温州中医药产业。由宣传、文旅部门牵头,突出“永嘉医派”品牌特色,依循四时、二十四节气、中华传统节日、中医历史文化纪念日整体规划温州中医药年度宣传内容清单,进行科普巡讲活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中医义诊惠民活动。在宣传方式上,除沿袭传统的宣传展板、传单、传统媒体等传播手段外,还要依托现代传媒手段,用短视频、影视等方式,深度宣传永嘉医派代表人物陈无择及弟子的传记和温州古今中医故事,提高温州中医药知名度。

  温州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中医药人才的支撑,永嘉医派传承也需重建医派人脉,两者对人才的需求是一致并互通的。加大对医派本土相关人员资源分类造册,在市域内以温州市中医院为主线,梳理医派各类研究人员,积极引进本区域外和永嘉医派相关的各类医技专家学者,招纳热衷于永嘉医派事业发展各类人才。温州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中医药、市场监管、人力资源、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参与医派人才培养,系统学习《三因极一病证论》等论著,阶梯式建设永嘉医派传承创新人才。开展“永嘉医派”课程建设,加强永嘉医派院校人才培育,引导属地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建设以永嘉医派为专长的名老中医药师承工作室。申报永嘉医派传统医药非遗,培育温州区域内公开认可的永嘉医派学术传承人和传授人,建立各种师承培养项目,提高温州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方剂是中医的重要精髓之一,温州中医药产业提升需要独具温州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将“永嘉医派”方剂作为中医药品牌进行研发可以为温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底气。永嘉医派现有平胃散、养胃汤、养骨汤、温胆汤、五香连翘汤等诸多经典方剂;将永嘉医派成员典籍按门类总结归类,汇编《永嘉医派方剂精选》,以永嘉医派学术理论为基点进行关联性外延拓展探索,挖掘经方、改良方剂、研发医派精品方剂产品,发挥方剂最优价值,通过温州中医药产业使永嘉医派理论和方剂与现有市场有机结合,形成温州中医药产业布局和开发。增强温州成药生产能力,引入高端中成药生产企业技术,创办以“永嘉医派”方剂为主攻方向的中成药生产企业。

  “永嘉医派”是温州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契机,管理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聚焦永嘉医派传承创新,完善顶层设计,编制温州中医药产业链长期发展规划,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投基金共建“产、学、研、医、投”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造集“医、药、康、养、游”为一体,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永嘉医派”与康复训练、保健理疗、运动锻炼、美容养生、户外休闲、养生旅游、食品药品、互联网多媒体相融合,不断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政府牵头,出台行业政策,从品牌管理、消费促进、数字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等方面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加大温州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奋进步伐。

  作者谢瑞霞系市人大代表,温州开放大学副教授;

  徐亮系温州市政协常委,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