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宣传动态  -> 正文宣传动态

有桥,看得见山水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1日 来源:

  浙南春天多雨,雨点淅淅沥沥,景物氤氲朦胧。不知不觉,柳树发了新芽,继而飘起了柳絮;李花谢了,桃花开了;小溪渐渐涨满春水,溪边野草渐渐泛青……

  这样的景致,催生了无数以江南春日为题的经典诗词。

  其中有写亭子的,如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还有更多的是写流水人家的小桥,比如,白朴的《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古诗里的桥,多为石桥,桥下流水,桥畔有棵开满鲜花的树。这样,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春意。

  温州春日多雨,也多水、多桥,以及许多关于桥的山水诗意。

  一

  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是许多人去泉州旅途中必打卡的去处。

  这座始建于北宋的跨海石桥,绵延一公里,退潮时桥下为滩涂,涨潮时桥下即为茫茫海水,工程修建之初,难度可想而知。

  关于洛阳桥的修建,至今流传着一则传奇故事:

  北宋名臣蔡襄主持修桥之初,桥怎么都修不好,直到他在梦里见到了来自温州的造桥高人。于是,他便派人到温州城寻访梦中人。

  梦中人后来是怎么去泉州的呢?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跳到井里,直通泉州洛阳桥畔的东海。就这样,在高人的帮助下,洛阳桥建成了。

  传说中的这口井,便是温州古城尚存的廿八星宿井之一铁栏井,位于温州市中心公园路附近的铁井栏一带。自1700年前郭璞建温州城凿28口井以来,铁栏井至今依旧可以使用如初。

  从这则传说故事里,我们至少看到了两条信息:其一,宋时,温州人便善造石桥;其二,宋时,温州城离海很近。虽然从铁栏井直通福建的东海看似不可能,但是从铁栏井一直挖沟,通到温州城边的朔门海边古港码头,就当时的技术而言还是不难的。

  南宋的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在他的《东嘉开河记》中曾如此描述温州古城:“昔之置郡者,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奕局……其后承国家生养之盛,市里充满,至于桥水堤岸而为屋。”

  意思是说,温州城到处都是河道,坊巷依河而设,整齐分布就像棋盘格子,市民多在桥水堤岸建屋而居。

  遥想温州建城之初,也是春天。密布的河道两岸,春雨滋润着无数春花绽放,落得繁花满地。一只白鹿穿过花海,衔下了其中一枝杏花,绕城嬉游,于是,就有了白鹿城之名。

  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场景就此延续了上千年。整个温州古城,街巷中曾经共有400多条流水依依的小桥。

  如今,我们站在热闹的五马街,从周边的地名中还能依稀感受到曾经的水乡气氛:第一桥、纱帽河、大高桥、小高桥、双莲桥……

  二

  从瓯地中心,往瓯地大山走去。

  温州多山,山民亦逐水而居。

  冬天,溪水萧条肃杀,似乎也跟两岸落叶一样休眠了。

  春雷响,春雨落,万物生。

  小溪也跟着醒来,开始在山间日夜清唱着熟悉而令人心安的老歌。

  小溪里,最先知道春天到来的,是无数野生游鱼,它们成群游向清澈的浅水处,在古老的碇步间穿梭觅食。

  碇步桥,因为天然的石材与周遭山水环境相容,而独有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在广大浙南山区,从山头到山脚的山居溪流浅水处,都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碇步桥,故而与家乡门口小溪的清唱一样,成为许多人的乡愁记忆。

  在永嘉,大楠溪的一条支流从云岭高山流向鹤盛的近山脚,在绝壁包围的山谷间变得宽广。这一楠溪深处的古村,春日里满眼是山崖绝壁下的麦浪和菜花,还有从它们中间穿过的流水,美得就像山水画家眼中的《桃花源记》。这个山村的名字很简单,就叫大矼。矼,就是碇步。

  而真正的大矼,还在山脚地带更多的溪流交汇处。比如永嘉鹤盛的东皋碇步,乐清北閤村口的仙溪碇步。其中最负盛名的,又属因2023年央视春晚舞蹈《碇步桥》出圈的泰顺仕水碇步桥。

  看似造型简单的碇步桥,在山间流水因季节而变化不定的冲击下,能留存数百年之久,其基础结构必然异常扎实。

  也就是说,在温州,几乎每座保留至今的古碇步桥,在建造之初都集聚了众人之力。如今我们在溪面踏过的这些石磴,每一粒,都是当年这一带百姓共同捐赠而在水中立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于山溪浅水处的粒粒石磴组合成的碇步桥,也是有独立生命的,如许多古村村口的老树一般,年年挺立着,共同庇佑着周边百姓。

  三

  春水初生,春草初盛。小溪汇成江河,江河奔流入海,生生不息。

  温润的浙南,在大山溪流汇聚的集镇上,又诞生了另一种融于天然的古老石桥:漫水石桥。

  浙南漫水石桥的形式较统一:石柱竖流,石板平铺,上方有护条,下方有斜柱保护桥身,不设桥栏。洪水来时任其从桥上漫过,洪水过后,行人仍畅行无阻。

  在永嘉的小楠溪流域,典型的漫水石桥为巽宅镇上的巽宅石板桥。巽宅古名四川,因为小镇四周都是川流不息的溪流,最终都汇聚到小镇上。可想而知,地势较低的山谷集镇,晴时和雨时,溪流水位变化是极大的,在溪流中建设漫水石桥,也是最经济的选择。

  在瓯江支流的戍浦江上游,至今保留的典型漫水石桥,则有泽雅源口的永宁桥和藤桥上埠头的南雅桥,都是长达百米的古桥。

  近年,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泉州古桥的研究后发现,将这些多建于宋朝的大型古桥连成线路,最后都通往泉州港的海上丝绸之路。近年发现的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也被证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们若将温州各处的石桥都连成线路,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比如,古时泽雅纸山的纸,经陆路运往戍浦江上游,再经瓯江水路,便能到达朔门古港。

  比如,古时的小楠溪,经舴艋舟水路,至大楠溪,再经瓯江水路,也能到达朔门古港。

  若不把浙南古桥局限于石桥,泰顺廊桥,则创造了另一个方向上的经典,成了当地百姓近乎精神图腾般的存在。

  事实上,泰顺传统木拱桥的营造技艺,宋元时也曾出现在温州市区。元朝王振鹏传世名画《江山胜览图》中,朔门古港附近河道上的入城古桥,便与北宋汴京的虹桥是同样的造型。这种巨木虚架的造桥技艺,与泰顺廊桥一致。

  所不同的是,泰顺木拱桥,在桥上架出了廊屋,从此遮风避雨,集合了祭祀、社交、贸易等诸多村社公共空间功能,也因此被称为风雨桥。

  在绵绵春雨时节,我们纵然无法身心惬意地站在众多石桥上听春雨,在泰顺风雨桥上,面对青山碧水,却可以做到“小楼一夜听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