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借助40年经验 深度探讨扩大温州高水平开放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来源:温州日报

  潘平平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今年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同意将温州、上海、广州等14个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并享有特殊政策。对此,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市工商、海关、外经贸、财税、银行等部门利用好国家授权的各类政策,让投资者和温企受惠。

  光阴似箭,一晃就40周年了。笔者1982年部队退伍入职于市外经贸系统,并任职两任分管对外开放工作副市长的秘书,然后先后任职龙湾区府办副主任、市开放办专职副主任、市商务局(市外经贸局前身)副局长等职,是温州对外开放的亲历者、践行者和实践者。这期间,历任市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地为温州续写创新史,不断地创造辉煌业绩。

  回放精彩辉煌的40年成果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当年市委市政府领导集全市之财力精力物力,万吨码头、机场、程控电话、机场路、金温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大批重点工程,相继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投用,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搭建开放开发平台。组建温州市龙湾区、龙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扶贫开发区,1992年3月16日国务院批设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有11个省级开发区及国家高新技术、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温州湾新区、台商开发区等。开发区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强化机构增强意识。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市委市政府组建温州市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负责开放工作。相关部门组建外经贸处室。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外资例会。随着政府及企业的招商引资、经贸考察及外方来访增多,党政机关和企业及市民的开放意识发生巨大变化。企业认证、知识产权、国际品牌等观念明显增强,与国际接轨。

  民外合璧成果显著。在开放引资初期,我市大批民营企业进口设备、原材料、办公用品等,合资合作嫁接民营企业,充分享用关税、外汇等国家利用外资减免税政策,使电器、鞋革、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温州成为全国民外合璧典范城市,商务部多次在温州举办“民营经济对话世界500强论坛”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共设立外资企业3704家、合同外资200亿美元、实际外资88亿美元。

  借助侨力发展温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大批温籍华侨华人回归创办外资侨资企业,据统计,约占我市外资70%。温籍华侨华人还助力外贸进出口发展,成为当时以非自营外贸收购的贸易方式为主的主力军。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开放以来,拥有“四千”精神的温商成为中国走出去创办经贸园区及企业和市场的开拓者。据商务部统计,目前经国家批准的20个境外经贸园区,温商占3.5个,为全国之最。温商还相继在迪拜、巴西、俄罗斯、欧洲等创办数百家市场和国际企业。

  扩大对外交往。自1984年与日本石卷市缔结第一个友好城市以来,我市国际友城建设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4月,共有市本级友城39个(其中友好城市10个,友好交流关系29个),分布在五大洲21个国家。

  我市外贸取得长足发展。温州目前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备案企业数超过25365家,截至2023年底,实绩进出口企业达11364家。众多国外品牌展会和广交会等都显现温商身影。跨境电商发展迅速。2023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2821亿元。

  深刻体会及温州优势不足分析

  回望这40年,笔者深刻体会到,对外开放是城市发展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经贸、城建、文教等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对话世界500强论坛活动,温州民企和传统产业明显提升;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进一步扩大了温州国际知名度;增强了温州民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提升了温州民企国际竞争力。

  分析下来,温州对外开放的优势在于:1、是国家重点深水良港城市;2、是民营经济发祥地和中国传统产业基地;3、是区域商贸集散中心;4、是中国著名侨乡;5、是海铁联运至内陆腹地大通道之一;6、是中国重要国际客货运航空港之一;7、温商经济国际化程度高;8、跨境电商蓬勃发展;9、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高教职教的国际化产业化有较好基础。

  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目前对外开放工作整体氛围观念欠浓,缺乏持续强化;投资环境和政策优化不足;大型外资和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项目缺少;温州港口岸的年进出口贸易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偏少;区域性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尚未形成。

  探索未来发展和建议

  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开放强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积极与外商开展贸易合作,鼓励支持更多世界温商贸易回归;搭建单体面积超30万平方米的区域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平台;外贸侨贸共拓跨境电商;(2)大力引进外资,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世界行业龙头项目,力争年实际外资达两位数;(3)继续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创建温商经贸园区。促进扩大温州高水平对外开放;(4)搭建、创建和推动产业市场国际采购中心和市场指数,如电器鞋革紧固件等。

  平台强城。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是温州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议创建“国际青年科学家创新园区”和“世界华商创业园”,力争列入国家级重点议事日程项目,获得更多更优政策,虹吸世界更多投资者入驻;力争获得分享浙江自贸区政策。

  努力创建“中国眼谷”的眼健康产业园,包括眼视光治疗保健、各类眼镜、眼健康检测仪器设备和药物等。争取获得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形成国际眼健康产业园区。

  经济强城。温州2023年GDP8730亿元,距万亿仅“一步之遥”,建议实施冲刺行动,期盼早日跨入中国万亿GDP俱乐部家族成员。力争挤入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游水平。

  大都市强城。温州历来是浙南闽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议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有机结合,优化城市结构,崛起区域商贸中心,虹吸世界精英,突破千万人口。集聚全力打造辐射30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核心城市。

  产业强城。乘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良机,继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引进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项目。为对外开放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消费强城。温州2023年社零消费量达4257亿元,属中国较强的消费城市,力争早日挤入中国消费城市20强。

  交通强城。加快实施大港宏伟蓝图,早入跨入货物年吞吐量超亿吨和集装箱超两百万箱。充分利用乐清湾铁路“海铁连腹地”资源,放大温州港口优势,提升温州对外开放水平。建议加快搭建生产资料、建材和消费品等进口平台及出口通道;加快发展温州客货运国际航空港,尤其是力争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货物航空港;加快实施和加密温州至上海高铁二小时经济圈,并扩大推广宣传,吸引更多在沪外商来温开展投资贸易。

  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温州发展新模式。曾享誉中外的珠三角(深圳)、苏南(苏州)和温州等中国三大经济模式之称的发展实践证明,温州必须深度探讨“对外开放+两个健康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

  拓展发挥世界温州人从商才能。鼓励世界温商向外拓展,创办更多的经贸园区和商品市场及国际小微企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扩大教育文旅对外开放。温州大学、肯恩大学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高院校国际化水平。多所职教充分利用温州传统产业基地,积极与德国和意大利等开展职教合作交流。力争打造成为中国职教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高地和平台。同时争取得到国家教育部门许可,将温州职教模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和吸纳这些国家留学生在温职教就学和培训。

  作者系温州市商务局原副局长、温州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