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精准落实人才需求 积极构建友好城市
刘尚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在奋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的道路上,温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扎实做好人才教育与培养工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温州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形成人才优势和聚集效应。今天的温州全力加大招商引智的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举措,力争弥补短板。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这或许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阶段。
那么温州如何进一步做到人才资源的有力聚集?如何构建创新性、友好型社会?我们从以下几种类型的温州人的发展模态来解读温州的所面临的一些发展课题:
一、本土企业家:他们基于有限资源,立足当地经商创办企业,通过自己的产品传播温州文化,凝聚温州人精神:具有开放性、敢闯敢干、乡亲文化等特性,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他们的发展遇到瓶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提能升级,需要引入人才支撑产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二、外地温商:由于温州本地资源有限,他们去外地投资经商,带动所在地发展,成功后到海内外发展,他们传播温州精神和文化理念。对于这类人来说,如何吸引他们返乡创业,需要温州为他们解决创业要素(人才、资源等)匹配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三、返乡温商:他们长期在国内外投资经商,有着返乡养老和回馈的需求,对于这类人来说,那么我们就面临着社会养老问题和幸福城市构建问题,就是建设老龄人友好社会,提升幸福城市的服务功能。
四、外来务工者:长期以来外来务工者是温州的重要人口资源,也是温州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他们来温就业,挣钱养家,对于这类人来说,返乡发展的原因多种,也是无奈之举。一部分人渴望留下来,如果解决他们的主要需求,如住房和子女教育等,他们会留在温州。温州面临着友好城市建设,特别是儿童友好社会建设的问题,那么温州城市魅力会持续提升。
五、新温州人:主要指当地和外来大学生,他们受温州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来温就业、创业,期待在此安家落户,他们需要当地提供发展平台、改善社会环境、渴望文化和社会融入,实际上是青年友好社会建设的问题。
人才政策能否配套、社会文化环境是否适应是人才能否留住的关键。时至今日,精准落实人才需求、积极构建友好城市仍是温州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温州在谋划联动推进人才友好型、职业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构建青年人才创业、安居的场景,办好人才服务实事,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
本文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23CCG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