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又到一年“举头贪看嫦娥美,低头再把月饼咬”之时。
苍南桥墩大街小巷,散发着浓浓的月饼香。手工和面、擀面皮、包裹馅料、制成饼状、烤制出炉、撒上芝麻……几家百年老店纷纷亮出“大招”,借着皎洁的月光,见证家家户户话团圆,也呼唤远在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
早在唐朝开始,中秋就已成为一个正式的传统节日,到了宋朝和明清时期,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广为流传,一直延续至今。让我们在品尝月饼的美味中回忆佳节寄托的美好蕴意。
一
“八月八,月饼馅芝麻”。在温州,未到中秋,家家户户就摆开阵势,人人动手制作月饼。用花生、冬瓜糖、花生、桂圆肉、瓜子仁、红瓜、果脯、脊膘肉等拌上糖粉、猪油等做馅,丰富的原料承载着一家团圆和幸福,寄托了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
当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家家户户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围坐一起,摆上一张圆桌,中间放上一个米筛,米筛当中则会摆一个很大很大的月饼,再配上果盘,其中西瓜是必不可少的,取其谐音“喜”,尝其味“甜”。大家一同拜月,许下美好心愿: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多子多福……
瑞安张棡在《杜隐园日记》中多次记录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家宴的情景,如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五,“至晚则月色如昼,诸女儿及寓儿各设果品于庭,共赏月华,内兄林小竹自城来,同开宴畅饮,乐叙团圆”。
《道光乐清县志》也记载中秋习俗“人家以粉面作月饼,夜邀宾朋玩月饮宴赋诗”。清代杨青写的温州地区竹枝词对中秋习俗如此描述:“难得人生金笸箩,如盆月色卷帘波。阖家大小团圆饮,人到中秋乐事多。”
还记得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里,香气扑鼻的月饼被薄薄的塑料袋套着,袋子上常印着“中秋佳节”或“合家团圆”等字样,再配上嫦娥奔月或龙凤呈祥的图案,红彤彤的甚是喜庆。用手一掰,细碎的面渣便会落到衣服和桌面上,用手指将一粒粒饼渣蘸起送进嘴里,把桌面上的饼渣清理完后才舍得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再慢慢地咽入肚里,外酥内糯……那逝去的时光,记忆中的亲人,连同月光下的月饼,都那么美好!
二
一方水土酝酿一方味道。
岁月流转,各地各色月饼经一代代传承,浓缩成当地文化记忆。随着时代发展,月饼的种类和口味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豆沙、莲蓉、五仁,到如今的冰皮、冰淇淋、巧克力等创新口味,在保证传统工艺的前提下,旧瓶装新酒,越来越多新奇的月饼纷纷上市,从一口美味走向文化潮流。
桂花蔓越莓月饼、星式枣泥五仁月饼、元气沁柠芝士月饼……传统节日里,弥漫着时尚的气息,面对名字奇特、造型精致、口味新奇的新式月饼,网友直呼“谁能忍住不买”!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些花样百变的月饼“内心”都一样,包裹着美好的愿景,传递着满满的祝福。如,水果月饼色彩丰富,寓意平平安安、吉祥顺利、幸福美满;五仁月饼馅料丰富,象征五谷丰登、家业兴旺;蛋黄月饼,象征着圆月,也代表着光明和富足;绿豆沙月饼,寓意健康和清凉……
为了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消费心理需求,月饼造型也在不断变身。过去,月饼礼盒曾强调包装盒的繁复、材料的昂贵,呈现隆重奢华之感,而今网上售卖的各种月饼礼盒中,最受欢迎的是典雅的国风派包装、可再利用的环保包装以及各种趣味包装,这些礼盒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传统月饼焕发新生,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的和谐共生。
我们从中也看到年轻人群体化繁为简、反对浪费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当代中国青年拥有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更开放的视野,以及对美的新追求。
三
一块月饼,赏明月,话乡情。朴素却味浓,味浓而情深。远方的游子、守村的老人、家中的父母,他们对团圆的期盼都含在小小的月饼里。
眼下,各种老字号的月饼店铺越开越多,即使身处北上广,或是远在大洋彼岸,中秋时节人们都会不约而同买上一块月饼,轻轻咬上一口,熟悉的温情往事、人间烟火便在舌尖氤氲开来。那一刻,才知道,无论身在何地,我们都想家了。
一口月饼,一缕乡愁。何以抚平漂泊在外的内心孤寂,何以唤起岁月逝去的回忆,何以回望时光深处的美好?在异乡过中秋的游子,通过网店、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让美味及时达,即使中秋不能回家,依然真正意义上拥有“千里共婵娟”的实感,将依然不减的乡情转化为坚定与拼搏精神的魅力。
一口月饼,一念团圆。飘香的瓜果摆满一桌,煎得两面黄的豆腐、外酥里嫩的鸭舌、香气四溢的炒粉干、黄亮黄亮的炖鸭汤……月光下,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的场景,灯火璀璨处,是归宿,是团圆,是亲情美好,是觥筹交错之间流淌着久别重逢的喜悦,至此,在忙碌的生活中终于找到心灵的慰藉。心中有家,理想才有方向,才不至于在人生路上彷徨迷茫。
一口月饼,一份祝福。适逢中秋佳节,举国上下以月饼为媒,挖掘中秋节的感恩元素,开展各项节俗活动,适时调动人们的思想情绪、爱国情怀,凝心聚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柔润如水的月光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聚,小小的月饼,唤起人们的亲情、乡情、爱国之情,共祈一个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