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新农商”视角下的乡村共富要素重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来源:温州日报

  陈国胜

  4月1日,温州市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会议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会议召开。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中,缩小“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要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面对共同富裕目标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传统要素配置低效、产业形态单一、价值链条短板的矛盾日益凸显。“新农商”模式以“农业为基、商业为链、产业为核”,通过要素重构优化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一方面打破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沉睡化”“碎片化”困局,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产供销体系,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文化符号升维为品牌IP;另一方面借力数字技术穿透城乡边界,以电商物流重构市场半径,以数据共享重构治理效能,推动城乡要素从单向输血转向价值共创。这种以要素重组驱动业态焕新的实践,不仅为破解“三大差距”提供了市场化解决方案,帮助“小农户”连接“大市场”,更在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共同富裕制度性框架中彰显出战略价值,标志着乡村振兴从“乡村建设”向“系统增值”的范式跃迁。

  ◆“新农商”的概念界定及其共富价值

  “新农商”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商业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等商业手段,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具备市场敏感性、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经营思维,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商职业化转型的典型代表。“智慧新农商”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的新农商群体,通过应用AI算法、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市场响应实时化,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

  “新农商”与缩小“三大差距”的互动逻辑在于:有助于打破要素单向流动困局,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促进县域协同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有助于创新财富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因此,“新农商”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驱动产业升级,夯实经济造血新根基。通过电商平台和数字技术整合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构建可持续的乡村经济生态系统。二是重构分配格局,激活城乡均衡新动能。加快城乡要素流动,推动资本、技术、人才向乡村回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三是创新振兴路径,开拓内生发展新境界。以市场机制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吸引青年入乡发展,融合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探索现代化乡村发展温州范式。

  ◆“新农商”助力乡村共富要素重构的底层逻辑

  “新农商”作为乡村要素重构的核心主体之一,其底层逻辑在于通过市场化、数字化与组织化三重机制,突破传统乡村要素配置的“低效锁定”,激活要素潜能,构建“效率提升-价值共享-制度适配”的良性循环,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乡村共富联合体。

  “新农商”助力乡村共富要素变革,驱动乡村资源重组,形成“土地-人力-资本-数据”协同赋能的乡村共富“四梁”模型。一是土地资本化,从分散经营到规模效益,聚焦土地流转与“三块地”改革创新;二是人力资本化,从劳力流失到能人返乡,实现新农人、经商办企业能人与专家智库协同赋能;三是资金资本化,从闲置沉淀到活水涌流,依托新农商平台整合社会资金,构建“财政+信贷+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可持续的资本循环体系。四是数据资本化,从经验耕作到智慧决策,挖掘乡村大数据与区块链溯源价值。

  “新农商”助力乡村共富要素重构要紧扣“乡村基底+商业纽带+产业核心”逻辑,要素重构侧重基础能力建设。一是产业链升级强基能力。整合农商资源,以“三位一体”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产供销一体化,打造全产业链闭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二是生态修复活源能力。修复山水林田,植入生态经济模式,开发碳汇文旅价值,激活绿色资本动能。三是文化激活铸魂能力。挖掘乡土IP,嫁接商业创意表达,孵化非遗活态产品,重塑乡村精神地标。四是人才引育用留能力。校企联动育才,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定制股权激励机制,构建人才振兴梯队。

  ◆“新农商”推动乡村共富要素重构的路径

  我市要构建“新农商”激活乡村共富长效动能,亟须解决“资源沉睡”问题,化解“增收乏力”困境,突破“生态价值实现”瓶颈。通过城乡对流,实现人才返乡与温商下沉双轮驱动,破解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困局;通过价值转化,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系统跃迁,设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共富银行”机制;通过迭代升级,实现政策牵引与市场响应动态适配,构建共富基金与农民创富能力培育体系。

  “新农商”推动乡村共富要素重构的路径设计要强调实施策略创新,重塑共富联结纽带,形成从要素激活到模式落地的闭环解决方案。一是产经融合拓链重构。共建以“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乡村共富生态系统。二是数字赋能破界重构。布局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打通电商物流节点,构建数据共享平台,突破城乡要素壁垒。三是品牌塑形溢价重构。提炼地域符号,塑造特色公用品牌,讲好产品文化故事,实现价值倍增效应。四是三产联动聚势重构。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市场竞争力。以农促旅兴文,培育田园社区业态,打造产业集群矩阵,汇聚多元发展势能。五是政策协同护航重构。大力推进青年入乡发展,打造“人才蓄水池”工程,创新土地金融工具,优化多元投入和税收扶持政策,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保障改革系统推进。未来需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政策创新,让“新农商”成为缩小三大差距的“催化剂”、城乡融合的“连接器”、共同富裕的“推进器”。

  作者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