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践行“两个分量有多重” 赋能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
林白茹
2005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永嘉县后九降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的感人事迹,作出了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即“两个分量有多重”。这一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清晰阐述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回答了党员干部“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成效”的关键问题。今年是该批示精神提出20周年,重温这一重要批示精神,对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锚定“为谁干”:厚植为民情怀,校准前进方向
“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精准回答了我们党“为谁干”的根本问题。它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明晰权力的来源与本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红色基因,生动诠释党为民情怀的时代演进。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有机统一,既蕴含对规律的深刻认识,又体现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为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情怀提供了坚实的价值遵循。
当前,温州正全力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这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强化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推动“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关键要用好“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这一载体,通过“寻踪—溯源—悟理—践行”的闭环体系,让各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质,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始终以人民公仆自居,筑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唯有如此,“全省第三极”建设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明晰“干什么”:树立正确政绩观,聚焦民生福祉
“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干什么”的核心问题。它阐释“群众分量”是个人政绩的前提与本质,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与价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利为民所谋”,将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高度契合,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在温州建设“全省第三极”的进程中,党员干部需跳出“唯GDP”的片面思维,把民生福祉作为最大政绩。要以民生需求为靶心,精准锚定政绩坐标,深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并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优质创新创业生态,让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居民收入增长与公共服务升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拒绝“千村一面”,坚定不移走好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注重长远发展,既要为老百姓办好实事,也要为后人铺就发展基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探索“怎么干”:锻造基层铁军,提升实践能力
“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为基层党员干部“怎么干”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它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导向,要求党员干部将群众视做“家人”、把群众事当作“家事”。这既是对一心为民干部的肯定,更是对广大干部的激励与鞭策,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点亮精神灯塔,促使权力运行回归“以百姓心为心”的本质。
温州正全力冲刺“双万”城市目标,必须以“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淬炼干部队伍。要把选树典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敬一人而千人悦”的示范效应,引导党员干部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坚持以教育为基础,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锤炼“真功夫”。鼓励干部在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前沿领域大胆探索,以思想解放破解发展瓶颈,树立“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确保在新时代浪潮中立足不倒、奋斗不息。
评判“干的成效”: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治理合力
“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阐释了“干的成效”应由谁来评判。它指出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核心标准,揭示干部与群众的互动逻辑——干部对群众“用心”,必然转化为群众对干部“认同”,进而凝聚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当下,群众利益诉求愈发多元化,温州党员干部需以批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廉洁“明白人”,以清廉务实作风赢得群众信任。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群众诉求融入工作决策。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彰显公平正义,充分保障不同群体合法权益。吸纳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部群众一起干”,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凝聚治理合力。在干部考核中提高民生指标权重,促使干部更加重视群众意见与评价。
从瓯江两岸的发展脉动到田间地头的民生温度,“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始终是指引温州前行的思想灯塔,“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始终是干部工作的“度量衡”、检验发展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始终践行这一重要批示精神,强化“六干”导向,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既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持续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祉,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答好“人民之问”,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中共永嘉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