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构建人工智能助力继续教育“三真”育人新范式
叶吉波 臧达灵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生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八大核心体系之一,提出要“依托数字化手段,构建灵活开放的全民学习网络,覆盖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多场景需求”。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及7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强调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真教”“真学”“真考”,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智助教实现“真教”
一是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通过《常见AI工具使用技巧》《数据分析》《数字伦理》和《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使用》等系统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基本数字素养。同时,依托“已接入DeepSeek的学校自建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平台”,集成AI备课、AI出题、AI批改作业、AI作业查重、学情分析、智能答疑和随机考试等功能模块,为教师提供全流程智能辅助。
二是重构教学内容。根据成人学生特点和学习行为习惯,以及高校继续教育普遍存在着线上课程资源供给不足问题的现状,一方面,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整体设计,解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5分钟左右一个知识点单位重构教学内容,完成线上课程改造,以适应成人碎片化学习需求。在具体专业的实施改革中,保持6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变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家庭教育》《生活美学》《手机摄影与摄像》等符合成人学生学习兴趣的拓展课程,赋予学生选课自主权。另一方面,运用AI数字人等技术快速解决线上课程的供给不足的问题,并逐步提高课程质量。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推行“直播+校外教学点现场集中学习”的教学形式,配以辅导教师,实施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实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利用AR、VR技术,为学生提供远程实训服务。
以智助学促进“真学”
一是构建学生特点和学习行为画像,完善个性化学习方案。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和智能分析,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和知识掌握情况,构建学生特点和学习行为画像。基于这些精准画像,学院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打造“一生一策”的精准培养方案。
二是建立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采集学习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运用AI算法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处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干预。比如,当系统监测到某位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反复遇到困难时,会自动为其推送相关的讲解视频、练习题和辅导资料。此外,学院还同步建立了教学点智能监管机制,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管理体系,确保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三是智能答疑。学院利用学习平台的AI功能,投喂课程标准、教学视频、教学整体设计、教案及相关拓展资料提供机器学习,教师提供相应的问题及标准回答,形成标准样例,让机器学习,形成智能答疑知识库,并进行测试和修正。该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为学生提供答疑服务,有效解决了成人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问题。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学习难题,都能快速获得准确地解答,保持了学习的连续性和积极性。
以智助评确保“真考”
一是共建共享题库建设。题库的建设是实现智能化评价的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形成涵盖各专业核心课程及拓展课程的题库。联合多家高职院校,对公共课程和相对集中的专业课程互建共享题库,解决成人考试时间不保证,防止提前漏题情况等问题,真正实行教考分离,确保考核公平性。
二是创新考试模式。全面推行机考改革,利用教学点的机房,学生可以按相对灵活的时间进行“随到随考”,题库随机抽取。针对成绩不及格者,可以进行灵活地补考。同时,引入智能化监考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考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三是智能化评价反馈。考试结束后,智能化评价系统能够迅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详细的评价报告。报告不仅包含学生的总分、各题型得分等基本信息,还能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基于评价结果反馈,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另外,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与不足,为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为学历继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构建“三真”育人新范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动力,确保考核实效。未来,需要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系教育部2024年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培育建设项目和浙江省高职教育“十四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