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来源:温州日报

  姜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作为当下最具活力与创新力的经济形态,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与融合性,重塑着全球经济格局。今年年初,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对2025年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作出部署。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创新发展模式,深化产业数字化融合。数字技术创新是深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数字技术在生产力构成中愈发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成为驱动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但从产业数字化效果来看,由于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问题,一般仅有大型企业转型意愿强且效率快,中小企业动力不足,转型较慢,因此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产业数字化的融合。一是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上下功夫,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积极打造数字产业园区,汇聚数字技术产业、科研院所等资源,形成数字产业的集聚效应,加速数字技术成果在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迈向新高度。二是在市场需求上做文章,通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化资源,让中小企业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配置、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激活要素价值,完善制度框架设计。规则、制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数据是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数据生产力的发展能进一步赋能数字经济各生产力要素,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构建多层次、精细化的权责体系,进一步明确数据产权界定,建立不同类型数据开放清单制度,规定开放范围、条件和方式;二是要打造全链条、高效率的数据流通生态,积极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标准体系,创新数据信托、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新型交易模式,同时,要构建以数据价值为核心的定价模型,形成合理的数据资产价格机制。三是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保障,推动量子加密、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数据安全领域的应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审计性,同时,要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划分不同安全等级,建立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施差异化的安全管理措施。

  提升治理效能,筑牢健康数字治理生态。数字治理水平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保障数字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不难看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平台垄断、数据滥用、网络安全等诸多治理难题,这就需要“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把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一是要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协同治理体系,明确各方在数字治理中的职责,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二是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及时填补法律空白,明确数字经济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细化数据收集、使用、共享、交易等环节的法律规定,强化对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保护,为数字治理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三是要加强数字素养培育,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素养教育体系,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普及数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数字治理能力。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XT2025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温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