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民营经济促进法赋能温州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来源:温州日报

  花雨晴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实施。该法以立法形式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予以固化,标志着民营经济权益保障从“政策推动”迈入“权利法定”的新阶段,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对温州这座以“民营经济发祥地”著称的城市而言,要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纲领和准绳,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温州经验”和“法治样本”。

  第一,以法治固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全面清理歧视性法规政策是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性工作。要率先开展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建立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重点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尤其是隐含所有制歧视、规模歧视的条款,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举措。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明确审查标准和程序。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尤其关注公用企业、平台企业等可能存在的垄断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深化“非禁即入”实践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要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推出对民营资本更具吸引力的项目。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实施效果,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准入限制。

  第二,以法治纾困,营造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要素环境。

  创新法治化融资支持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要深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扩大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优化人才要素供给是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要完善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聚焦产业升级方向,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打破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保障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

  促进数据要素赋能是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新路径。要积极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产业数据化、数据产业化。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依法推动公共数据向民营企业有序开放利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流通与保护制度规范,开展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助力企业盘活数据资源,增强融资能力。

  第三,以法治护航,营造更加规范公正文明的监管环境。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是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重要方式。要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期、“沙盒监管”等柔性监管,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民营企业创新的关键举措。要加快建设中国(温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和维权机制,探索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重点加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设立维权援助基金,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支持。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过程留痕、决定合法,畅通民营企业投诉举报和维权渠道。

  第四,以法治赋能,营造更加亲清统一高效的服务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要以“浙里办”(温州站)为主要平台,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智能秒办”“无感智办”。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推进从设立到注销的全流程关联事项整合。

  推动政策直达是确保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关键环节。要建立统一的惠企政策发布兑现平台,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政策信息。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模式,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用好“两个健康”直通车等渠道。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第五,以法治凝心,营造更加尊商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加强法律宣传解读是营造法治氛围的基础工作。要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普法宣传,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通过案例解读、以案释法提升宣传效果。将民营经济促进法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干部依法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织律师服务团为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助力防范法律风险。

  弘扬新时代温商精神是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要依法保障和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温商精神,完善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表彰奖励制度。讲好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故事,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和社会价值认同。

  完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提升法治保障水平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温州仲裁委员会、商事调解组织等作用,健全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支持。推广“在线调解”“异步仲裁”等新型解纷方式,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平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