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产业  ->  文产动态  -> 正文文产动态

讲好非遗故事 做好文创精品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31日 来源:温州日报

  近年来,我市强化对文旅资源的深耕细作,通过举办“温州十大特色旅游商品”评选等手段,不断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其中,非遗旅游商品渐成热门,在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我市瓯塑、贝雕、玻璃银光刻、车木玩具制作技艺、瓯绣首饰盒、蓝夹缬技艺、苍南夹缬、夹纻漆器、郑家园麦麦酒酿造技艺等9项非遗衍生品入围100项非遗旅游商品。

  非遗如何变身让人掏腰包的旅游商品?本期周刊,聚焦洞头、平阳两地的创新做法,讲好非遗故事。

  细分工

  多品类、多品种、全系列发展

  在2018温州市特色旅游商品(伴手礼)评选中,洞头旅游商品“连中五元”,包括天然花梨木嵌贝茶托系列、雅舒兰碧手工皂、咚淘郎礼盒、水族贝壳、摩饭XO干贝酱等。从美食到护肤化妆品,从茶具到非遗礼品,近年来,洞头的旅游商品开发逐步向多品类、多品种、全系列发展,其中,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的洞头贝雕更是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洞头贝雕是将中国传统漆器中的螺钿加工工艺结合洞头民间的贝堆,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富有海洋文化气息的工艺。传统的贝雕产品工艺繁复定价高,上世纪末,受到原料涨价、人才资金短缺等各方因素,洞头贝雕产业一度陷入低谷。温州市第四批非遗“贝雕”代表性传承人王卫东,集合民间手工匠人,尝试将贝雕制作技艺应用到现代家居装饰、婚庆领域,推出婚庆首饰盒等新品,“拈花一朵”,作为点睛之笔,既不失贝雕精髓,又贴地气,迈出了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步。

  如今东海贝雕产业发展更趋于专业,一方面有专业的设计团队,通过设计、工艺、取材的优化,让贝雕技艺融入到生活中,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更精细的分工及分段制作流程,有人专门做木工,有人负责切贝壳,有人前期设计,有人后期拼接……大力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前的贝雕产品,一般定价在两三千元,现在的产品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长陈灿渊介绍,小到茶托、梳子、化妆镜、手机壳、钢笔、首饰盒,大到空调面板等,公司拥有160项专利以及一系列生活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选择。

  巧融合

  “双定三减”政策激活创业热

  在平阳县构建的“文创+”发展版图上,始建于东晋年间,拥有温州鼓词、平阳木偶戏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一批省市级非遗项目的鸣山村,是“文创+非遗”融合发展的试验田。除了大力创建非遗文创自由经营区外,今年,还推动落地“双定三减”政策,即对指定时间和指定范围内开展的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试行有限度自由经营,减少(或免除)登记材料、时间和流程。

  在鸣山村试行的无登记经营与简易登记经营相配套的登记制度,显著提高个体工商户登记便利度、降低创业门槛与成本,极大地调动了当地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和相关商户的热情。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个非遗项目、28家经营户入驻,以非遗饮食、非遗手工技艺、非遗文创为特色的自由经营区蔚然成型。游客可以体验平阳糖画、温州蛋画、点色刻纸等非遗技艺,购买衍生伴手礼。“不仅销量上去了,名气也打出来了。”平阳九蒸九晒姜粉制作技艺传承人蔡万奖说,入驻鸣山村以来,一改以往作坊经营模式,吸收多方经验,品质、研发、销售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在这里,传统非遗还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将蛋画的技艺展现在瓯窑上的文创新品——温州文人瓷。“蛋画和瓯窑属于不同的非遗类别,但两者却有技艺互通、融合发展的空间。”鸣山陶院负责人郑巨双说,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更加强调“包容性”。经由郑巨双打造,江心屿、南雁风光、花鸟甚至卡通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陶瓷杯、瓷板画、茶器等手工制品上,兼容了瓯窑和蛋画这两项非遗的魅力,创造出可观的市场价值。冉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