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新闻宣传  ->  重大宣传主题  -> 正文重大宣传主题

革命旧址话发展 红色资源待挖掘——走进瑞安高楼梅山村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9日 来源:温州日报

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历经风雨,亟须修缮。 杨冰杰 摄

  五月的瑞安高楼,群山连绵,满山的桐花开到荼蘼,前一夜似乎下过雨,空气中都是潮湿清新的味道。

  从平阳顺着桐花铺就的山路盘旋而上,车行约40分钟,梅山村在众人眼前缓缓展开。村口处,一间三层小楼格外醒目,小楼外面,镶嵌着“高楼镇梅山红色革命纪念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鎏金大字。

  革命时期的坚强堡垒

  在瑞安,说起老革命根据地,不得不提梅山。早在1930年,瑞安的高楼、湖岭一带山区,就开展过革命活动,建立了最初的党组织;1936年春,粟裕将军(化名金米)率领红军挺进师来到梅山开展革命活动,组建起农民赤卫队,开辟起革命根据地。1942年2月8日,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温州被捕,不久在永康方岩英勇就义。严峻的生死存亡关头,浙江省委常委、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在梅山长湾主持召开浙南特委紧急会议,会议最后形成一致认识,决不能因刘英同志被捕、省委机关被破坏而悲观绝望,决定长期坚持在农村斗争,竭力打开新局面。“梅山紧急会议”为浙南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梅山的群众与党领导的军队并肩作战,建立并巩固了浙南革命根据地,梅山也被称为“坚强的革命堡垒”,为浙南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革命前辈英勇斗争的故事还在当地口耳相传。

  村民自发集资建设纪念堂

  “最左边的是老海(郑海啸),他边上是粟裕,中间是刘英,最右边是龙跃,除了中间的刘英,另三个我小时候在村里都见过,老海对小孩很好,他经常摸着我的头喊我‘娒娒’的。”一进入梅山红色革命纪念堂大厅,87岁的梅山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黄其号,就向采访团记者逐一介绍矗立在大厅正中的四尊铜像。

  黄其号向记者说起了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梅山红色革命纪念堂的过程。他说,兴建一个革命纪念馆,一直是梅山村广大村民的心愿,但梅山村地处高山,村民世代以种田为生,村集体收入甚微,征地、筹集经费、设计建造都存在不小的困难。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广大村民再次萌发强烈意愿,村两委决定,再困难也要努力克服,黄其号自己借款20万元、村委主任黄章慰也借款10余万,村民们纷纷出钱出力,有的人甚至将建新房的钱先暂借给村委会用来建纪念馆,加上政府部门的支持,共筹措到近70万元,历时一年多时间,2013年8月1日,梅山红色革命纪念堂终于落成开馆,村民们还将散落在各自家中的大刀、土枪等革命物品捐献给纪念堂作陈列。

  老区发展之路在哪里

  参观过纪念堂,黄其号、黄章慰、村党支部书记黄章轮,陪同记者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村子后的山,探访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密林背后,拨开杂草,一座L型的破旧木质古宅映入眼帘。若不是大堂上书写的“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文字,根本难以将眼前这座蛛网密布的老宅与红色印记联系在一起。老宅的梁、柱和木椽都有被白蚁蛀食的痕迹。黄其号介绍,召开浙南特委八次扩大会议的时候,这座老宅还是7间连在一起的大屋,因年久两边慢慢倒塌,如今只剩下中间一间正房和边上一间厢房,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苦于没有人力物力,无法修缮。

  在破败的浙南特委八次扩大会议旧址现场,记者与三代村两委班子成员,87岁的老书记黄其号、66岁的村主任黄章慰和43岁的书记黄章轮,略带沉重地聊起了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个话题。

  黄章慰说,梅山村全村户籍人口606人,但现在只有40多名村民常住村里,其中大部分还是老人,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种植,之前有种稻、番薯、玉米,这几年生态好了,山高林密,野猪横行,一头猪一夜就能把村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的番薯全糟蹋光,现在打猎队也解散了,村民不堪野猪之扰,只能猪进人退,守住自家附近的一点点田,稍远一点的耕地都只能荒废掉了。梅山村村民有种植中药材桔梗的传统,现在大家也还在田间地头种一点,如果有能人能牵头成立合作社,引导大家形成规模,再把猪患解决,肯定能给村民带来增收。

  对于梅山村未来的发展规划,黄章轮表达了村两委共同的想法,他们也希望挖掘红色资源,走红色旅游的道路,但旧址修缮、交通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村集体资金不足,能出工出力的人也日渐稀少。村两委最近都在主动联系在外发展得比较好的村民,也有村民意愿回村搞旅游开发,项目碰到征地等各种瓶颈,目前启动困难。“交通问题是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希望能尽快把通往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近3公里的路修通,并尽快启动旧址修缮工作。”

  专家观点

  高伟军(温州市委党校博士):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我有幸参加“温州革命老区行”活动,深感使命光荣。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参观革命遗址、走访当地群众、调研建设项目,使我们对老区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十八大以来,老区紧紧把握住实施“乡村振兴”和“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彰显红色品牌、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崛起”为主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写下了新的辉煌篇章。尽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因素,但我们依然对老区的前景报以良好预期。

  革命年代已经渐渐远去,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不能被遗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把先辈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区部分地方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何破解这些瓶颈制约,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便捷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老区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其次,做好“乡贤”这篇文章。拥有丰富的海外华侨资源的乡村,要做好乡贤工作,使更多的华侨关注家乡现状、热心乡土建设。李尖 刘宏宇